阅读历史 |

第255章 淮南水灾(2 / 2)

加入书签

他在担心赫连絮,江采脑中立刻有了这个认知。

从贵妃榻上起身,她笑看着他:“你怎么想起来关心阿絮了?”

师洵面若泰山:“今早平后娘娘问起我,我顺便提一句而已。”

“怎么,她又失踪了?”江采笑道。

赫连絮失踪的事在宫里已经不算稀奇,只是,她每次失踪的原因都是眼前的师洵。

这次倒是新鲜,师洵在宫里,赫连絮倒跑了。

江采没有深想,她道:“昨日之后,便再没见过她,想必父皇去世的打击对她也很大,这会儿让她一个人清静清静也好。”

师洵闻言,眼底一闪而过的异样,他在她对面的凳子上入座,转移话题:“今日在朝堂之上,你的表现很不错,看来我为你捏汗,是多余的。”

“很不错?包括我将自己推进一个大坑?”她失笑着自嘲。

“你说的可是淮南水灾一事?”

“哥对这个案子可有了解?”

师洵摇了摇头:“这是御史大臣的事,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并且,这个案子对比起来,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我也没想着碰它。”

虽然猜到师洵应该不会有所涉猎,但听到回答,还是小小失落了下。

毕竟,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烂摊子要她自己收拾了。

“殿下,这些就是淮南水灾的全部资料了。”

她与师洵说话间,方贵已经抱着一摞的书卷回来。

江采闻言顺手拿起一卷竹简,快速的扫了两眼,接着眉头紧蹙:“你说这些是淮南水灾的资料?”

方贵自然明白她话中何意,叹了口气道:“殿下有所不知,淮南属于西凉偏远地区,先帝在世时,也甚少注意到那一块,造成了长久的疏忽,淮南水灾彻底横行之前,地方官员已经请缨辞官,后来才查出其中有不少中饱私囊,正所谓官官相护,眼下,所有重要的资料都已经失踪,能找出这些,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的。”

中饱私囊,官官相护。

这些官场上的情况,江采不是没想过,只是她从来都觉得,这些事情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牵扯上。

在西凉王还在世时,她始终是这样的想法,大概是因为有西凉王的庇护,才得以自在。

而如今,真正面临这一危机,江采却恨自己没能在西凉王还在人间时,好好了解,也好替他排忧解难。

“殿下,我知还有一人,或许能帮殿下解答难题。”

方贵将她怅然的神情尽收眼底,他细细思索了一番这般开口。

江采瞬间亮了眸子:“谁?”

“前地方御史古大人,虽然古大人已经告老还乡,但前些日子,有人曾在京城见过他,不妨试试去寻此人,应当会有所收获。”

方贵提到古大人时,有些犹豫。

因为一旦古大人出现,就意味着有些尘封的往事就要浮上来了。

他不知那些事情让殿下知道是好是坏,但是眼下,唯一能帮殿下排解忧愁的人,也只有让他了。

方贵心中所想,江采自然不知,她的注意力放在他口中所说的‘古大人’身上,心中隐隐有了法子。

“方公公,您务必要将此人找来。”

“是。”

方贵应下,弓着腰退下办事。

一直守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师洵此时上前一步:“阿采心中可是有了主意?”

江采点点头:“恩,只要方公公将人找来,让我了解了淮南水灾的来龙去脉,事情就好解决了。”

江采说着,眼底一闪而过的精光。

在现代时,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祖先留下来的精粹所在。

古人在面对毫不先进的时代,处理灾祸的方式往往最值得学习,现在的江采无比庆幸自己不是个学渣,起码,她懂得大禹治水的精髓要处。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正如他们所说,江采亦知道这淮南水灾来的不简单,其中定有人在搞鬼。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想,只要是人为,那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或者可以说,如果此事与人脱不了干系,处理起来会更简单。

而她江采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弯弯道道。

没错,她这次就是要纸上谈兵,她就是要让朝廷里那群豺狼看看,她有实力坐上这皇位。

史上第一个女帝,并非徒有其表,空有虚名,她发起狠来,狼都撕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