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听月楼(1 / 2)

加入书签

清早,天微微明时,余七便起床去置办一应物件儿。

凌若自然也没有瞧见他抱着被子在门前睡了一宿,待到凌若醒来的时候,九儿已经煮好了饭,就等着她起床。

昨晚天色昏暗,她倒是没有注意到九儿生的眉眼清秀。虽不是十分颜色,看着倒也赏心悦目。

小姑娘不善言谈,做事手脚勤快,凌若很是喜欢。

早膳做的简单,味道却不错,她局促的站在一边,手脚都不知如何放了。

“坐下一起吃饭。”凌若道。

她红着小脸不肯,凌若佯装生气她才不得不顺从。

“小姐您这样做,九儿惶恐。”

“这里是你的家,日后也是,你有何惶恐的?”凌若反问。“你洗衣煮饭,操持家务的照顾我,我谢你们才是,日后不必拘谨,只当我是朋友就是。”

“谢谢小姐。”她眼泪忍不住的掉下来。

用了早膳,凌若出了门,她在家里九儿不自在,她也觉得有些拘束。

城东不比西街繁华,难得的安静闲适。街角晒太阳的人,走街串巷的小贩,玩闹的孩童,多多少少能看到洛州的影子。

凌若越发觉得城东极好,她信步闲逛,心里难得有一刻舒适。

下一刻想到安歌,顿时怒火中烧。她恨不得冲进卫府去直接手刃了安歌,只是一想到卫昭会维护她,心里很不痛快。

她在大街上走累了,坐在一边歇着,一阵脚步声匆匆传来。

“小姐您怎么坐在这里啊?”

凌若抬头一瞧,余七抱着妆奁匣子满头是汗的站在她面前。

“我走累了。”凌若不好意思的道,这里离家如此远,想不到余七置办东西竟道这里来了。“你怎么跑这么远?”

“这边的东西便宜,老板做工又好。”余七挠挠头不好意思的道。

“是银子不够吗?”

凌若起身,“你只管花了就是,我不缺银子。”

余七忙摇摇头,“够用,够用,只是我看着小姐您就一个姑娘家,银子我能给您省着些就多省一点。”

凌若觉得心里一暖,“你先去忙吧,我初来京城,想四处看看。”

“好嘞。”

余七又抱着匣子匆匆而去。

凌若看着远处的深宅大院,心中有所疑惑,寻个人问了一下,才知道那是安王府。

安王爷是卫昭的外祖父,她是知晓的,不过她并不知道安王一心求仙问道,不问世事。

“姑娘,一看你就是外地人吧?”

凌若点了点头。

那老者指着王府的方向道,“安王爷虽是当今皇上的皇叔,不过他从来不关心朝堂之事,大隐隐于市啊!”

“那不知道安王妃平日里也求仙问道嘛?”

凌若打听道,也许接近安王府的人,更有利于她打听到关于安歌的消息。

“安王妃甚少出门,不过坊间传言,安王妃喜欢看戏听曲,评书也极喜欢。”

“京城里红极一时的戏园子都去过王府唱戏呢。”

周围路过的人听到老者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都围上来听热闹。凌若悄悄的离开了人群,心里打定了主意。

唱戏听曲她做不来,不过开一间茶楼,找几个说书先生说一说书,倒是很容易做到的。

以她的见识,加上经典名著的魅力,虽说她也不能一字不错的背下来,记着个大概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那些小说故事,随便拿几个出来讲一讲,不都是前无古人的奇幻?

凌若会心一笑,立刻让余七帮她盘下来一处茶楼。

茶水点心都是她精心安排的,这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更是她彻夜不眠的写下来的。最讨人喜欢的无非是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奇幻一些的神话传说也能勾起众人的好奇心。

四大名著中的种种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简短的故事,慢慢讲述。

折腾了半个月,听月楼总算开张了。

第一日不少人冲着免费的茶水点心蜂拥而至,结果一进门就被说书先生的故事吸引了。名声一传十十传百的散播出去了,接着茶楼日日客满。

不少人一早便过来排队,只为了听这些闻所未闻的故事。

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听月楼在京城之中名声大作。只是每日听月楼的位置有限,一楼是寻常的价钱早已经排到了几日之后。二楼的雅间一般人消费不起,自然没有那般拥挤。

凌若对于赚钱也不大热衷,但凡殷勤过来请教,她看着人品尚好的茶楼掌柜。便会将话本子便宜卖出去。

这样一来可以听书的地方多了,听月楼也不会太繁忙了。

这日一大清早,客已经满了。偏偏门前看热闹的人不肯散去,凌若坐在二楼的雅间,打眼便瞧见了王小姐。

她吵吵嚷嚷的要进来,可是门前的小厮拦着,不肯她进来。

“这位小姐,今日客已经满了,您可以去别的茶楼。”

小厮客气的劝说。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旁的茶楼说的书都是你们这几日前说过的!”王小姐不依不饶,从马车上下来的顾清风拦着她,“算了,既然已经客满,那不如我们改日再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