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3:白眼狼,还是不得已(1 / 2)

加入书签

他无非是想在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将大盛国原有的土地拿回来,在他看来,大盛朝并非无药可救,但继续分裂下去,才是整个大盛最大的灾难。

“随便你怎么想,王少安巴不得我死在黔城,确实可能趁这机会打进来。”他神情深深地黯了下去,“我甘愿留下,无非是想在你冷静的时候,听听我的心声。”

“你的心声?”明初苦笑,“李氏皇孙的心声,想必只有一统天下四个字吧。”

“他们告诉你了。”

“早知你事儿这么多,卫琛当年就不该救你,好歹他是拼着同罪的危险救了你,而你今天,却一手策划着骗他签国书,国书还没在怀里焐热,你回头就是十万大军压境,”明初越说越激愤,“你不觉得自已太卑鄙了么?既然想打,下一封战书就好,你还不是想麻痹卫琛,表面上打的是黔城的主意,可是下一刻,你的剑锋,却是指向了晋国。就算你不动兵,也可以以此击垮安乐王的心防,让崩溃的季家向大盛俯首称臣,你当国书是儿戏,敢问承先生,你玩够了没有?”

“兵不厌诈,”承元避开她过分锋利的眼神,“我只有这么做。”

“放屁!”

“如今局面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有怨,我明白。”

她何止有怨,她想杀了他!可是她不能,他是主使身份,他的死会给黔城带来灾难,还有一个原因,是承元的身份。

若说她跟承元有什么相同,那便是他们的背景,尽管他们的身份截然不同,处在两个极端的对立面,但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摄政王。

先太子究竟怎么死的,这个国家是怎么乱成这样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留下承元,等于把一条毒蛇放在了摄政王身边,想要除去摄政王,就离不开承元的作用。

一个不合时宜的“咕咕”声突兀地响起,明初往他脸上一瞧。

他尴尬地抬了一下嘴角,表情看起来非常无辜。可能是人长得好看的原因,哪怕他心里再阴险,他的脸上都会有一分柔和,至少在明初看来,除了第一次见面他强硬地逼迫她假扮卫敏之外,之后的他对她总是温和的。

明初抽口气,恨他突如其来的咕噜声打破了冰凝的气氛,本是在谈论那般严肃的话题,她脸都绷得僵了,这下破功了算什么事?

“哪怕明大人要问罪,先给犯人吃点东西可以么?”承元直直地看着她,眼中一闪一闪地,像随时会哭出来一般。

可恶……明初翻他一个大白眼,无奈地从身后拿出一只黑馒头。

今天厨子上菜时,她特意让厨子按她的配方给做的,这只馒头的面早已发霉,里面又揉了半把沙子,另加两只臭虫,这么恶心的东西自然不能上锅,所以是用一根树枝串着,放在锅底烤来的。

她哪有那么好心给他弄吃的?吃死他么的。

低眸瞧瞧这只黑馒头,承元眉心深锁。家国大事、兵临城下、生死关头他都很少将眉皱得如此之深,可见这只馒头确是让他犯了难。

吃不吃?明知馒头里定然有货,不吃,可刚才他明明默认过,只要明初给的,毒药他也吃。

“吃啊,你们这些人,不就是爱食人血肉,草菅人命么,一只馒头都不敢了?”明初往他嘴边递了递,挑唇笑着:“你承先生胆识过人,竟怕了小小的馒头?还是担心我放毒,毒死你这个黑心肠的?”

“不,”承元不时便笑了,笑得温暖而内敛,“虽然比不上你从身上取下来的大白馒头,但出自你的手,口味应该不差。”他笑着说完,便微微欠身,去咬她手里的馒头。

“慢着,”明初把馒头挪了过去,阴测测地盯着承元懵然的脸:“你说,我身上的,大白馒头?”

承元怕她是想不起了,便好意提醒道:“曾经因为某处太小,怕吸引不了流寇,你在身上藏了两只馒头来着。”他耷着眼睫,尽量不要让明初恨不得杀人的眼神影响他绘声绘色的叙述,“想当初,那两只馒头还掉在地上过,我为免你某处太小被陈郡王看不起,还提醒你装回去来着。”

“……”这个人,太可恶了!她藏馒头是为了蘸血馒头的好么!

顺便撑一下她身上不壮观某两处。

“明大人,别说你给黑心馒头,真就是里面掺了毒,让我吃下去也无妨的,”他微笑相看,眼睛里杂糅着说不清的温和底色,“因为我知道,你不会杀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