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8:特别的礼物(结局)(1 / 2)

加入书签

就在他一剑拍在明初胸口、她重心不稳他伸手去接时,致命的暗箭已经射出,本来他完全可以凭借过人的听力与判断力来避开那一箭,但他还是用宝贵的自救时间去扶明初,并杀死对明初施放暗箭的人,因为他明白,他一旦让开身子,就会把明初的胸前腹后,同时暴露给两个神射手,她万万躲不过的。

“杀出去!”见主子被人暗算,成功红着眼睛嘶声吼道。

岑国在东宁的奸细摸清了承元的回京时间与路线,于小庙附近组织围杀,不惜出动潜伏在东宁的所有奸细,势必要拿下承元,不管承元被杀被俘,对岑国都有极大的益处。

小庙火势已经完全烧起,明初和成功带着承元,一行人护着他一路杀出小庙。

不远处,一支约十人的骑兵浮现,眼中露出凶残的光。

这十匹壮马、十名奸细,无不是整装重甲,战马全身包着带有逆刺的铁皮,投放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到之处血肉横飞,铁浮屠。

头马上的那名黑衣奸细虎目一凛,剑指庙前,“——大盛皇长孙。”

“是!”

命令一下达,十匹铁浮屠以绝杀之势冲向明初那行人,他们仗着人与马刀枪不入,直接横冲直撞,再强的高手也不过是血肉之躯,又何况他们还带着一个不省人事的伤患,现在黑衣人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意欲把这里除承元之外的所有大盛人,踩成肉泥!

铁马冲上人群,忠心护卫承元的近侍中有两人被马身上的倒刺带倒、拖行,再被黑衣人手里的长.枪捅出一个个血窟窿,成功背着承元寻马,而这时他们的马有一部分都火光惊到,一部分被黑衣人砍杀,只有一区王少安送给明初的火雷听到主子口哨后,冲出黑衣人包围后向这边狂奔过来。

明初一跃上马,伸出手接承元,然而就要这时,一柄飞枪刺穿成功的琵琶骨,巨大的力量直接将他掀飞,在他手上的承元也掉落在地。

“承元!”明初跳下马扶起承元,而这时他们的近侍已所剩无几。

远方,千行关三百骑正向小庙飞奔而来。

马蹄声震碎了这个血光之夜。

三匹铁浮屠围住明初和承元,有四匹被近侍破解,另三匹正配合其余黑衣人剿杀大盛近侍。

一柄长枪对准明初的脑门,马上的虎目黑衣人冷冷道:“你是沈璎,晋南的卫敏?”

“你岑国大将和一万名士兵在东宁手上,本已到了签约的时候,你确定要掀起血雨腥风么?”她抱着昏迷不醒的承元,心中已经绝望。

她想到对方来势汹汹,却没想到如此丧心病狂,现在承元快不行了,近侍也被他们逐一击破,败局已定。

她不怕死,能和承元死在一起,也算是此生不枉了。

“听说你是忠臣之后,”那黑衣人道:“我给你一个机会,降不降?”

比起承元,她确实还有一个生的机会,承元是大盛皇长孙,他们必除,她却不同,只要她说一声“降”,她就能活下去。

“问你话呢!”

明初双拳握紧,坚决地看向马上的黑衣人,冷笑:“既然是忠臣之后,岂是会受你威胁的小人?你给我听清楚了,老子不降!不但不降,老子还要亲眼看到大盛的铁蹄,踏平你们岑国土地,战士们的缨枪,捅进你们的心口,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

“找死——”虎目黑衣人眼瞳狰狞,长枪一递往明初脸上刺去。

明初好整以暇,霎时偏开头去躲过这一枪,同时出手夺枪,借着长.枪刺出来的力量顺势狠狠拖拽,娇小的身子借势力拔千斤,生生把那名身材壮硕的黑衣人拖落马下。

黑衣人落马后猛地挑起枪身,枪头直接从明初的腰间横向切去,明初眼疾手快弓身躲过,身子一旋沿着枪身向黑衣人抵近。

另外两匹马上的奸细相视而笑。

真是不自量力。

明初一个直拳击在黑衣人的铁甲上,发出一个“砰”的声音。

“哈哈哈……”被打的黑衣人感觉挺舒服,爽朗地笑出声来,“刀枪不入的铁甲,沈璎,拳头痛不痛?”

“痛。”明初的拳面朝下,砸在黑衣人胸前硌死人的铁皮上,还好她的力气不是很大,不然指骨非碎了不可。

一片嘲笑声中,明初尴尬地笑了笑,“很痛,但是……”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她手腕一翻。

你会更痛。

“老大,赶紧收拾了吧,我们这么大动静,说不定他们的援兵已经来了。”

“是啊老大,一个小姑娘你墨迹什么……”

“我……”生着一双虎目的黑衣人不可置信地瞪着眼睛:“怎么会?”

“会怎么?”明初把耳朵凑近他的嘴唇,“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你口音太重。”

庙前的厮杀声仍在喧嚣,那两个坐在铁浮屠上的黑衣人仍在嘲笑。

“滋味怎么样?”明初在那黑衣人耳旁问道,声音阴柔似鬼魅,她的手仍停在黑衣人的心口处,只是她的手里多了一把金柄匕首。

那把匕首还是她身份暴露后,在摄政王府承元假装杀她时从摄政王那儿骗来的宝刃,削铁如泥,何况一块铁皮。

匕首直接刺进黑衣人心脏,一刀,毙命。

另外两名袖手旁观看笑话的黑衣人这才觉出不对劲,但他们已没有时间再去细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便觉得脖间一冷,一痛,然后直挺挺地摔落马下。

致命的匕首分别插在他们的后颈上。

“杀——”熟悉的音色爆发出他生平未有的愤怒:“一个不留!”

“师父!”明初推开已死在她手上的黑衣人,向发声的地方看去。

天哑带着一队银卫飞奔而至,银卫的战斗力自然不弱,而刚和承元近侍经过一场激战的黑衣人却到了强弩之末,银卫他们犹如快刀斩乱麻,只有一个字:杀!

终于来了,一身血色的明初精疲力尽地倒坐下去,扶着身边生死未卜的承元。

“你醒醒,救兵来了,”她小心拍打他的脸,“别睡了,我知道你不会死的,别吓我……”

他惨白失色的唇紧紧抿起,人事不知。

“你这么在意自己说过的话,可你还说过没我的允许你不会死,不要死。”明初慌乱地不知所措,眼泪一滴滴滑落,她不止一次看见他挣扎在死亡线上,却是第一次感到心痛如绞,心痛如死,那种痛苦深入骨髓,刻进灵魂。

可饶她再怎么恳求,他依然不曾给予半个字回应。

“承元,我不许你死听见了没有,你要是敢死,我就嫁给王少安,不仅如此,我还要跟王少安起兵造反,败坏你的江山,把你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她几乎嘶喊,可是声间越来越弱,一轮拼杀已耗尽了她的力气,也再没有勇气面对如此危急的他。

她忽然觉得,如果承元能够逃过这一劫,她放弃对他的成见又有何不可呢?按照长辈的心愿,顺理成章和他在一起有何不可,可是……

他后背上的血染红她半条衣袖,生命正在流逝。

小庙前很快恢复安静,黑衣人被全部除掉,天哑带着银卫和剩余的近侍们向她走来。

近侍跪在他们面前,深深地低下头去。

“师父,”明初乞求地看着天哑,哽咽道:“您会医术,您快救救他!”

天哑蹲下来查看承元的伤情,本就严肃的脸更加深沉,“他伤到脏腑,现在气息微弱,生命力流失严重……”

“不会的,他不会死,他才刚刚统一了大盛,还没登基为帝,”她慌地语无伦次,“他还这么年轻,不可能出事……”

“明初,冷静一点。”天哑从她手上接下承元,“把他交给我,你既然对我开这个口,必是相信我的。”他转头看向幸存的五名近侍,“你们可随我一起带他去医治,毕竟他的生死与你们息息相关。”

“是,是……”近侍们早吓得丢了魂,这时有人出手相助自然感激涕零。

天哑抱起承元,直到这时,千行关五百骑才赶到庙前。

“明初,我会尽全力救他,”天哑和近侍们骑马带走承元,把随他而来的银卫和后至的千行关骑兵留给了明初。

望着天哑带着承元走远,身影在暗夜里逐渐变成小小的黑点,明初眼底的悲伤缓缓褪去,阴戾肃杀的颜色浮上脸面,

哑声说道:“帮我把幸存的近侍带上,亡者就地掩埋。”

千行关小将问:“也包括这些黑衣人么?”

“他们不配称作亡者,”黑暗酷冽的眼神如曼陀罗一般绽开,“补刀后一起带上。”

“带去哪儿?”

“前峰,军营。”

明初回到军营后直奔王少安大账,承元那边发生的事也是刚刚传到军营,得知承元的事后,王少安连夜召集将领商谈关于对付岑国的事。

“岑国的事,请侯爷全权交给我处理。”明初身上的阴寒戾气弥漫开来,整个中军帐都充斥着她的愤怒与仇恨。

王少安疑目相看:“他们明着,要用两城来换我们交还俘兵,并且签署停战协议,暗里,却不惜动用所有潜伏在东宁的奸细行刺皇长孙,阴险狡诈可见一斑,本侯哪能将如此危险重大的事,交给你一个女人去做?你一定也累了,先回自己帐里休息。”

“我愿立军令状,如果拿不下岑国,我提头来见你。”

……

无涯谷,一间医蓬。

医蓬建在一座山谷里,位于介东宁与京城之间的一座大山中,天哑云游江湖那会儿,曾和里面的郑大夫有过几面之缘。

当夜天哑给承元做了先一步救治后,快马赶来无涯谷找郑大夫,幸好大夫在,否则真不知承元还有没有运气活下来。

经过十天精心救治,承元才睁开眼睛,见到外面的世界。

刚出正月,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承元眼里,看不到一丝新生的气息。

他出事后,并无意外两国开战了,好不容易平定的大盛,再次陷进了纷飞的战火。

“沈姑娘用那一万俘兵做箭牌,并在临上战场前,喂他们吃下用奸细的肉做的饼子。”成功的伤也还未痊愈,一条左臂还吊着绷带,说到昨天那场仗时他眉头紧蹙。

以往他也听过明初的事,比如在晋南打的那几场仗,自知她是个惹不起的人,但当他听说前峰一战才知道,她究竟有多狠,有多不能惹。

“俘兵们跪地求饶都没用,不吃同国人的肉,就要他们的命,之后再带他们去战场上送死,因为战术得当,我方装备精良,第一场仗就赢得胜利。”

“然后呢?”

“得胜后,对方将军要求议和。”

承元苦笑。至于是什么结果,他早就猜到。

看了看承元脸色,成功无奈地笑笑,“结果被她给杀了。”

“她拒不议和,说是要打到岑国王廷里去,一场仗,打出了大盛的国威。”

承元从窗外收回视线,“让她再玩玩吧,但是她的安全第一,我受伤没什么,她可不能再出闪失。”

“属下早有提醒,天哑前辈亲自率领银卫保护,而且又是后方,很安全。”成功有件事本不想开口,却又不得不提,“世子爷又来信了,说是……”成功硬着头皮道:“说是敬王病重,急于见到殿下。”

他说的委婉,李程信上的原话其实是敬王病危,希望能见长孙最后一面。

承元沉痛地闭上眼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