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伸冤(2 / 2)

加入书签

永寿宫里的宫女们听见争吵声,刚刚走出门,就被晏非辰派人赶了出去。一时间,灵堂里只剩下晏非辰和众位大臣。

和硕王爷领着众人拜了拜太后的灵柩,这才沉重道:“开始吧,切勿误了太后下葬的时辰。”

众人不敢怠慢,各自找好位置席地而坐,就听上座的和硕王爷道:“太子,既然你要翻案,就不耽误时间了,将所有的证人与证物都带上来吧。”

晏非辰本应跪下,但他是太子,除了和硕王爷,谁敢让他跪?于是晏非辰就这样现在众人中间,拍了拍手,近十个女子挨个儿走了进来。

她们皆是皇帝的妃嫔,是与曹贵妃一同进宫的女子。十几年了,她们早已色衰,又没有子嗣,没有获得皇帝宠爱的资本,便始终在原本的品阶,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嫔。

“堂下所跪何人?”大理寺卿沉声问道。

那些妃嫔一踏进永寿宫正殿,就看到了太后的灵柩,想起当初太后雷厉风行的手段,纷纷打了个激灵。直到大理寺卿询问,她们才反应过来,跪成了两排,依次报出自己的名讳。

“当年太子风波一案,你们可知晓?”大理寺卿问道。

领头的妃嫔抬起头来,看了身旁的女子们一眼,点了点头,“当年太后审判曹贵妃时,我们皆在场,甚至明白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年大公主、二皇子、三公主、四皇子、五皇子以及六皇子也就是当今太子在湖畔边玩耍,颜妃娘娘、皇后娘娘、熹妃娘娘以及曹贵妃在湖畔边赏荷,几位娘娘们说得热闹,我们几个姐妹当时经过,却因为地位低下,不敢上前,就只淡淡地看了一眼,就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后来呢?据当年的卷宗显示,皇后娘娘和颜妃娘娘以及熹妃娘娘一口咬定,她们离开没多久后,就有婢女惊慌地寻来,说是曹贵妃趁她们离开,寻了借口把太子带走,然后令自己宫里的人将几个皇子公主皆推下水去。后来人是救上来了,三公主和四皇子却因为最晚被救起来而早夭。”

大理寺卿说完,就等待着众人的回答。他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这一点让他最是起疑,几位娘娘们为何不同曹贵妃一起离开?还有皇子公主被推入水后,那个婢女的第一反应为何不是救人,而是跑那么远去禀报几位娘娘?

“我们虽然没有看见当时那一幕,但是我们却在事发当时,见到了曹贵妃和太子殿下。”另一个妃嫔抬起头来,仔细想了想,“曹贵妃出门排场最是低调,所以她出门只带两个宫女。当时我和众位姐妹们看得清清楚楚,那两个宫女就在曹贵妃身边,还在同太子殿下嬉戏。”

“曹贵妃待人温和,也瞧见了我们,还笑着同我们打了招呼。”最开始说话的妃嫔继续道:“我们只看见了曹贵妃,便询问她怎么回去了,她说是皇后娘娘认为时间不早了,散了众人,恰好太子殿下想回宫,她们俩便一起回去了。”

“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就看见有个宫女慌慌张张地越过我们,跑向另一个方向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宫女,就是证明曹贵妃身边的宫女推皇子公主下水的那个宫女。”

大理寺卿同和硕王爷对视一眼,这几个妃嫔的证词虽然不能证明曹贵妃完全清白,但从这几人断断续续的说明中,嗅到了一点当时事情的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