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木牌(2 / 2)

加入书签

付流藜早已习惯了,父亲妹妹总能轻易把事情发展成另一个局面。

她面不改色,缓缓笑道:“竟不知道我肚子里有两只蛔虫,尚未开口就揣摩到我的意思了?”

付锦州道:“流藜没说不肯,流萤也不必急着做好人,堂婶知晓你心意。”

又是兄长极力和稀泥的一天。

“可见岳父是个急性子,对流藜有误解。”晏魁上前一步,笑着摸出两枚木牌:“过来之前,她就与我说有个念书的堂兄,木牌早带上了。”

他说着,递过去给刘氏,“婶婶收好了,一家子亲戚无需见外,那位堂兄去了书斋有什么事尽可找赵掌柜的。”

刘氏又惊又喜,连声道谢:“幸而仰仗你们诸位!”

“稍等。”付流藜拉过付流萤的手:“妹妹方才说要买下木牌相赠,这两个我若全占了,岂不是坏了妹妹一番好心?”

她拿起其中一枚,给流萤报个价,笑道:“堂婶莫忘了,此中也有妹妹的功劳。”

“不敢忘,不敢忘!”刘氏的眼睛扫过她们俩。

她也不管谁给的,反正有这两个牌子,自家就能省一笔书籍费用,并且内里那么多书,可以让儿子好好上进。

付流萤垂下眼睫:“就听姐姐的。”

付世鸿还算满意,道:“这么点小东西,值得记什么,你听她胡说。”

“不能这么说。”刘氏笑着摆摆手:“你们好意,对我们叙迁而言是大助力。”

她说完又去夸付流藜和晏魁,竟然在来之前就想着他们了,属实令人感怀于心。

刘氏自己知道,她来付家,跟那些打秋风的穷亲戚差不多。

本身老太爷过世后就没怎么往来,全靠她一头热维持着。

好在付家厚道,平日里但凡送农庄的瓜果过来,都会回礼。

闹这一遭,秦氏对付流藜的共济书斋多少有些好奇。

便问道:“这几日我偶有耳闻,你闹什么大名堂?”

刘氏才得了好处,忙不迭的代为回答,她家有读书人,这事在书生之中传开,她都知道。

起初借阅一事新奇,又有傅林子和大将军府相助,无形中起到宣扬作用。

就在十日前,还推出以诗换茶的规矩来。

有能耐现场作诗的,即刻拿着诗作找赵掌柜免费上茶。

起初三天无人问津,后来有学子尝试着作诗,换来茶水不说,他的作品还被夹起来供大家观看。

入了书斋的,只观看哪能满足,少不了品评一番。

点评完了又觉得文采平平,不如自己,实在是技痒,况且作诗还能换茶,何乐而不为?

自然而然的,作诗的人越来越多,文人相轻,隐隐有着压过其他人的竞争力,这事很快就传开了。

“哎哟那个热闹哇!”刘氏说得兴起,仿佛自己亲眼所见。

她之所以对共济书斋的木牌上心,不仅为了这点书钱,还想让儿子多接触那些有文采的书生。

俗话说近朱者赤,结交好友多多益善。

“我竟不知流藜在搞这些?”老夫人听着有趣,回头吩咐秦氏:“叫摆饭吧,边吃边说。”

“是。”

秦氏见她兴致好,也有点高兴,今天是老爷生辰,老夫人若不开怀,他们怎么热闹得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