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章宋家(二)(1 / 2)

加入书签

李恬确实知道。

何明家的说的这户人家姓宋,家在何明家的东边,李恬三太爷爷家的西边。

这个宋家的本家在百里开外绵阳县下边的一个小村子,那边临着江,地势也不算高,十年里头得有两三年闹水患。宋大海他爹宋留山和李清河是一样的情形,就是老爹还不如老李头清楚明白呢,上头更没个支事的长辈护着,日子就没有李清河好过。

他逃荒出来的那年,水患格外的大,据说,整个绵阳县城下属的村子差不多都遭了灾,那洪水把屋顶都给埋了,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汪洋。因为受灾大,那一带的百姓只好携家带口的逃荒。

宋留山逃出来的时候,就和家人走散了。因为对家人也没啥情谊,也没再找他们。就这么和逃荒路上认得的人,结伴到了下河村。当时正好下河村的老里正家里正为儿子娶亲做木工活,宋留山正正好有这么个手艺,就自荐上门,给老里正家白做工,只要给顿饱饭就成。老里正将信将疑试了试他的手艺,结果发现竟然是意外的好,也就把他留下了。

后来听他说了家里情形,再者他们那地界三天两头的闹水患,置多少家业也保不住,自己个不打算再回去了。老里正又见他做活麻利为人实诚也颇有眼色,就给他指了眼下宋家这个地方,就这么着宋留山在下河村安了家。

过了两年,稍稍安定下来,娶了妻生了子。原村人想着,他大概就此在下河村扎根了,谁想就在七八年前,宋留山的老爹亲自找了来,说他们那边通了运河,已经好些年没闹水患了。再者,外头再好终不是家乡,人总要归根的,让他们一家子回去。

而宋家虽然在下河村安了家,可是因为年头浅,家里仅有的地,也是开荒开出来的几亩薄田,不是地力不行,就是不好上水,家里的日子都指着宋留山的木匠手艺和从山里倒腾的一点东西撑着。日子过得比这边土生土长的人家要艰难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