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月饼生意(四)(2 / 2)
差距太大,只能扩大烤窑和增回味烤窑的数量。
李恬把这话说了,宋大海偏头看了看自己垒的那个小号的烤窑,盘算了一会儿,朝李恬点点头,“再扩大一个倍数还是没问题的。”
若是再大的话,他怕上方的圆弧顶支撑不住。
李恬略微想了想,再扩大一倍也成。才刚只所以一炉子才烤了二十个,并不是烤窑小,而是家里没趁手的家伙式,下头的托盘子小了。
若是可着烤窑的大小,特制一些又深又长的铜盘子,一炉子至少能出六十到八十个,垒上四个烤窑同时开工,一窑就是二百多个。按眼下盘算的销量来看,应该是足够了。
她把自己的盘算和宋家兄弟说了,让宋大江明儿就帮着去买些青砖来,好早些开工,就回了家。反正招揽人手是自家的事儿,也不用和他们商量。
李好早在宋家哥两个回来的时候,就先一步回家了,这会儿正在厨房窗下择菜,见她过来就问,“才刚都说了啥,说了这么长的时候?”
李恬抄了个凳子,在她对面坐下,望着西边天空的瑰丽晚霞,拖着长腔笑道,“说你妹子我,打今儿起就要变成地主老财了!”
李好手下不停,偏头好笑地横了她一眼,“这还用变,你不早就是了?”
李恬呵呵地笑了两声,简简把才刚在宋家说的事儿,和她简简说了一遍儿。
李好一听又要买青砖,又要垒烤窑,还要打制物件儿,先是无语地横了她一眼,接着又愁,“可是往前田里又要开忙了,咱往哪找那么多人手?”
按二丫头说的这阵仗,单是自家人再忙不过来。
关于人手这事,李恬也早在心里盘算过了。
秋上的忙,大头还是耕犁播种,单是秋收的话,论强度并没有麦收的时候忙。毕竟像番薯棉花之类的作物,一向比苞谷谷子晚熟,不像麦子,说熟呼啦啦一下子都熟了。
各家秋收其实还是错开的。招些妇人家,排成班次,一晌排一班,一班四个人。每天上工只用两个人,余下的两个人就算是替补吧,防着谁家因为田里的事忙不开,替补上。
这样一来,自家也有人工可用了,她们在赚个工钱的同时,也能顾着田里。想来一准儿有不少人愿意应工。
就是要正经八百的做货物,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单招散工也不成,还得有几个能清清净净按时来上工的“正式工”。
何明家的几个,家家都有田,指着她们来做,肯定不成。李恬就想到了高婆婆一家。
高家也是有地的,不过她家的田早就佃给了旁人家。而且正值秋忙,也没哪个人家操持喜事,就算有躲不开的白宴,也是了了的,推了就是了。反正让他们来做工,李恬也是要给工钱的。
而且高婆婆和小高氏在饭食上都精通,高大壮也是熟手,再加上自家的李好、好和李静三个,有这么六个人见天任事不干的做活,再加上那些散工,货物这头差不多也就稳了。
她请散工,李好是没啥意见,就是高婆婆这边,她有些犹豫,她本来就是做师傅的,到徒弟家里来打短工,那算怎么回事儿?
李恬却对此很有把握。毕竟现在两家可不是普通的师徒关系,高家的事儿,她也算是出了小小的力,再者从高婆婆到小高氏再高大壮,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好脸面爱拿架子的人。
她觉得这事儿一说准成。
李好听她说得笃定,再往深里想一想,也确实是如此,扭头朝西边天空看了一眼道,“那成,明儿一早,我就去和他们说说。”
说过这话,眼一转落在李恬身上,见她似乎比早先又瘦了些,脸蛋子也比早先爹娘在的那会儿黑了不少。眉宇间隐隐挂着丝丝沉重,神色黯淡下来,盯着手里择了一半的韭菜,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声道,“二丫头,操持过这回的生意,往后就多歇歇吧。”
虽然李恬从来没说过,可家里的境况在这里摆着呢,明晃晃的五六副担子在肩上压着,李好怎么会看不出来她的想法。
她这是想尽快改善家里的境况,好让兄弟姊妹几个都过上好日子!
李恬这一回只所以摆这么个大阵仗,确实是想借机大赚一笔,自己好好松口气儿。但她也不完全是李好想的那个单纯为着兄弟姐妹。
她实则是为了自己能够尽快过上自己期盼的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好不好?
可是在这之前,总得先把家里的这一摊子安排好,她才能后顾无忧地去享受自己期盼的田园生活。
但她也没多说,只是笑应了一声,抬脚往厨房,继续捣鼓她试验了一半的油皮月饼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