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三章不管(2 / 2)

加入书签

何明家的就瞅了头顶的枝叶,和几人叹笑道,“这么盼也没错儿。人人心里大约都是这么盼的。可是盼归盼,也得瞅瞅自家的情形不是?啥盘配啥碗,啥锅就配啥盖!她自己都不是那十全人物,还想嫁个十全的,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算了,这事儿咱不说了,就当没听过!”王氏想了一百圈子,也没想到啥好法子。干脆一摆手不提也不问了。又坐着和李恬几个说了一回闲话,叮咛三巧和留在边上听话的燕子,千万别往外传,在门前场子里玩耍的长乐别淘气,就带着燕子回家去了。

一进院门就看见李陈氏老二两口子老四两口子,坐在当院的树荫下说着往前大定如何,迎亲如何的话。几人脸上个个都带着如释重负的笑意。

王氏有些意外地怔了下,这是李月蓉又回心转意了?随即又释然,这个三小姑要真有宁可吃苦受累一辈子也要嫁个顺心如意的人的硬秉气,早先她就不会应蔡家这门亲!

也懒得搭理他们这茬子事儿,和几人打了个招呼,抬脚进了自家的屋子。

李老三这会儿正坐在炕头出神儿,见王氏进来,抬头朝她苦笑了下。

王氏也跟着笑了笑,回身朝外头瞄了一眼,悄声问,“爹呢?才刚他们是咋劝月蓉的?这才一会儿功夫,她就又不闹了。”

李老三先是往场子里示意了下,“往场子里去了。”顿了下又无奈地笑,“还能咋劝,说来说去不还那么些话。”

王氏见他烦恼就走到炕尾一边换做活的鞋子一边催他道,“反正咱说话也不顶事儿,你也甭在那里瞎琢磨,有这功夫还没不如往场子里剥一会苞谷呢。”

李老三朝外头看了一眼,下了炕,一边去换鞋子一边叹,“我这不是怕月蓉的心思还是不稳,往后再闹腾么?”

王氏心里早烦躁得没边儿,换好鞋子,重重在地上跺了跺哼道,“日子是她自己过的,她闹腾也是闹腾她自己个儿!你在前头顶什么雷?她只要不怕将来自己的日子难过,就只管闹腾!”这年头,谁还能真替谁顶上一辈子,过上一辈子还是咋着?

李老三倒也知道这么个理儿,可这总是他亲妹子。

待要说句啥,又觉得没啥可说的,叹了一声,抬脚出来,和李陈氏几个打了声招呼,往场子里去了。

王氏又叮咛了燕子几句,也准备带着燕子去场子里。正要出门,就听见李陈氏大着嗓门喊,“你不说好好在家呆着,又往哪儿去?”

她闻声转头,就看见李月蓉和李小竹这姑侄俩,穿戴一新,从堂屋出来,正往外走。听见李陈氏喊,李小竹还回了下头,略微犹豫了一下,李月蓉却是连头都不回,梗着脖子道,“我往高英家去玩一会儿,再借她几个花样子!”

高英就是李高阳的亲妹子!王氏愈发烦躁了,“就作吧,可着劲儿作吧,我倒要看看她将来能作到啥田地!”

因为爹娘不受嬷嬷的待见,燕子比一般的女孩子早熟。是即气李月蓉这副样子,又隐隐担忧将来的事儿。伸手扯了扯王氏的衣角,压低声音问,“娘,那事儿,你不和我爹说一声啊?”

王氏断然摇头,“和他说什么?就你爹那个样子,要和他一说,他一准得和你爷爷说。你爷爷知道了,能不逼问你三姑?就你三姑这样,她能承认?她要不承认,咱们就等着挨你嬷嬷的骂吧!”

声音隐隐传到外头,李陈氏黑着脸,没好气地冲着这边喊,“老三媳妇,你不说赶紧的下场子干活,在那里叨咕啥呢?”

王氏现在的心态就是熬,熬到俩小姑子出了门子,到时候凑个什么事儿,分了家,也就算解脱了。也不和李陈氏计较这一半句话的气,很是顺溜地应了一声,带着燕子往场子里去了。

往年中秋,李恬家里只有一门亲戚要走,不过今年李好拜了高氏为师,那高家往后就是李好这里正经八百的亲戚,四时三节的礼,是一样也不能少。

李恬觉得这也挺好,毕竟姊妹们再亲,到了渐大,总也有分开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一摊事儿,怕就不如没分开的时候这么亲密了。李好能有个自己的亲戚,或者交际圈,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八月十六走过姥娘家之后,八月十七这天,就由李长亮赶着,她陪着李好往高家去了。至于几个小的,因为这是李好这边的亲戚,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倒不用去。

就连她,也是因为李好头一回走亲,怕她放不开,这才陪着她。待往后她和高家处得越发熟了,就连李恬也不用陪她了。

走亲这事儿,是和高婆婆早说好的,她也早在家等着。姐弟三个到时,小高氏和高婆婆母女俩正在厨房里热火朝天的忙活,一见姐弟三个来了,赶忙的热情地往屋里让,又是抓果子又是塞糖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做工,高家和李家的关系当然又进了一步,李恬也不和她们客气,乐呵呵地接过果子,边吃边和陪客的柳春花姐妹三个说笑,任高婆婆和小高氏母女俩去忙活。

在高家乐呵了半日,回到家里,李恬立马开始操持着摘枣子的事儿,再不摘,那些枣子都要被村子里那些无孔不入的熊孩子们祸祸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