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攻克壁垒(2 / 2)
何明惊诧不已:“我的娘,你们两口子的盘算都打这么大了?”
将来要置下多大的家业,才装得下这八九亩,好几万棵的枣树苗子?
宋大海呵呵笑了下道:“这都是恬姐的主意。再说了,他们家那地,咱们相熟的人家,没人种。给外人种,又不舍得。种上这些苗子,将来我们自家用不完,卖给旁人呗!”
何明家的就笑:“就算是她的主意,也是你纵的!”又问宋大海到底怎么个收法,这个法子成不成,收来的枝条能不能用,别亏了银子等等。
李宋两家能走到如今这地步,可以说,里头有不少李恬直接和间接的功劳,对媳妇信服惯了的宋大海,根本没想过种活种不活的事儿。
简简和何明两口子说了些诸如五根枝条一文钱,只要当年新萌发的新枝条等语,就往大牛李守成两家去了。
今年秋上受了灾,几乎所有的苞谷高梁谷子都绝了收,后来补种的绿豆,虽说眼下也有成熟的了,却还有好些嫩荚没长老,大家也不舍得早早拨了。反正离霜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算让秋庄稼再长七八天,也误不了种麦子。是以这会儿下河村一带,都还没正式进入秋收,多数人家都正闲着。
听说宋大海这边要往外村去收枣树枝条,正缺人手。李恬二爷爷三爷爷家,还有几个近两年走得近的堂爷爷家的叔伯堂兄弟们,都主动上门儿表示要帮忙。
这正是自家用人的时候,李恬也没推。简简和大家说了她的要求,第二天一早,这些帮忙的汉子们,就一分为二,一拨去田里整李家那四亩山坡地。
——这块地因为地贫,不受灾的时候也没几个收成。李老三又怕过后老天爷又作妖,和王氏商量了又商量,到底还是空着没种。这倒也正好,等大家把这块地给整好,旁的地也能接着整了。
另一拨人就在何明和宋大海的带领下,一人一辆车,一个人承包一个村子,去替李恬买枣树枝儿。
看着七八个大男人赶着车浩浩****往西去,何明家的忍不住回头笑李恬:“你也是,干啥都要弄个大阵仗!”
李恬也有些无奈。眼下这阵仗是大了点,而且还有点小题大作的感觉。
可是不这么着,她也变不出枣树枝啊,就当是为以后的发家之路种下的星星之火吧,这么一想,心里的羞耻感倒也没那么严重了。
下河村周边多数村子都临山,便是不临山的,田里各种秸秆和杂树枝什么的,也够自家烧火了,根本没人买柴,更别提那些在平常人家眼里,连烧火的柴都不如的枣树枝了。没买人,自然换不成钱。
可是眼下突然宋家摆这么个大阵仗,挨村挨庄,走街转巷的要收枣树枝儿,而且五根五寸长的枣树枝都能换一文钱,那家里有老枣树的,哪家剪不来五六十根枝条?
不值钱的东西,随手能换十来文钱花花,乡庄人家再没一个人肯错过。何明等人一入村,没一会儿就开了张,而且生意还挺红火。
李恬在家当然也没闲着,把儿子扔给顾大嫂,亲自下场指点李老三几个帮着整地。
扦插用地,其实并没多少讲究。除了松软之外,只要保证洁净无菌即可。眼下没有多菌灵之类的杀菌药,李恬只好用生石灰代替。而前世为了保证成活率,一般扦插之前,都要用生根粉泡一下,有利于枝条快速生根,眼下没这条件,李恬一部分拿白糖水替代,一部分拿砸烂的柳条水浸泡。
这两个偏方,都是李恬试验过的,不比生根粉效果差。这回再做个试验,看看哪一种的适用性更广一些。
扦插这俩字听起来,好像技术含量挺高的,其实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不过把枝条插到土里,再稍稍压实,浇上充足的水就成了。这活计连孩子都能做,更别提做惯了农活的妇人。
就这么着,李恬在家盯着整地,宋大海带着何明几个,走村穿庄的收枣树枝儿,也就五六天的功夫,李恬计划中的八亩的枣子苗已种下了。
至于余下打算种树苗的五亩地,倒不急。香樟种子和紫藤种子得来相对容易,等宋大海得了空子往府城去一趟,买来种子再说不迟。反正这东东,又不怕它们退化,当然用种子种最合适。
忙完这事儿,下河村也正式进入了秋收。
旁人帮衬自家做活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也要还还这份人情。宋大海和李恬包括李长亮、宋大河几个,轮圈转着,给大牛、何明、李守成、李老三家各帮了一天的忙,又花了三四天的功夫把那三亩落花生收回来,才择干净扬好,二牛就赶着车匆匆回来。
说褚东升几个,又接了一单生意,是给一个大商贾盖宅子,原本这生意落在许留镇一个颇有名气的营造班头上,只是他们那班子手头还有另一单活计,人手不凑手,主动使人找到褚东升,说是要把其中的一部分工程分给宋大海他们。
宋大江不日就要启程往南边打货,也不能帮他盯着,让宋大海赶紧回去。
李恬心心念念的事儿终于安排上了,心情舒畅,也盼着营造班能顺顺当当的,早些打出名头,赚多少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宋老大能有件正经事可做,就连着催宋大海回去。
先前宋大海挂着家里,那是有田地扯拉着,如今田里不用操什么心了,只余下那三亩山边地,李恬的意思冬麦子这一茬干脆不种,等到明年春上种春花生,家里也没啥活计了,叮咛了李恬一番,诸如有什么活别逞强,在家没事,多往邻家走动走动,别天天闷在家里等语,又把李长亮和宋大河俩小子叫到跟前儿,叮咛了些诸如记得顾家,在外头做生意,甭和人家顶头之类的,这才赶着车匆匆往许留镇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