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归来(1 / 2)

加入书签

周为夫妇对女儿养鸡的决定表示非常支持,看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在搭起的鸡棚里摇摇晃晃地走着,觉得颇有趣味。

村里养鸡的人家并不多,现在能达到温饱都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有哪户人家会像周稻一样花钱养鸡。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笔没有必要的开支,是浪费钱的行为。

很少能吃到肉的孩子们在此之后更是天天到周稻家门口晃悠。

有时他们能看到周稻俯下身去清点小鸡的个数,有时候看到的则是她小手搓搓,挥洒一点鸡食喂养这群嗷嗷待哺的小鸡仔。通常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围在周稻的身边,张着嘴巴看小鸡,下一秒哈喇子都能流下来。

这群孩子中大多是周稻在年夜饭见过的,但是有印象的却不多。

最眼熟的应该是铁柱和二福了。铁柱的脸是黝黑的,常鼻涕耷拉的,多数时候是手背抹抹就大功告成。而二福脸盘子圆圆,额头饱满,还真是人如其名的看起来很有福气。

不过周稻发现二福一般都是在外围圈,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挤来挤去地看。

他都是斜眼悄咪咪地看。

年龄大些的孩子一般不会参与其中,虽然他们也想看看灵动可爱的小鸡,但是作为大孩子的莫名其妙的尊严战胜了不值钱的好奇心。

村里发现喻钧起消失的人并不多。

除了住的离周稻家比较近的村长的妻子吴氏曾询问过喻钧起的消失,也就是段思望向周稻打听过了。

他自不是来看小鸡的,每次来都有正当的理由。

春试将近,村里人都知道段思望备考非常认真,老往周稻家跑。

比如现在周稻板着个脸,看见嘴角漾着笑意的段思望捧着个书踏进自家的门口,她无所事事地开口:“又来问什么?”

前几天来问乘法口诀表,昨天来问诗词,今天不会要问歌赋吧。

早知道会摊上这样的麻烦,周稻就不表现的那么聪明了。

“稻稻,”段思望皮笑肉不笑,自然地拉开桌子坐下,“你再带我复习一下学堂里学过的东西吧。”

有没有搞错啊你,大哥,你比我大七岁。你弄清楚情况了吗。

“你是懂不耻下问的。”周稻不经大脑思考,脱口而出。

她马上就后悔了,意识到自己用错了词语。

“哦?不耻下问?你是这么认为的吗?”段思望笑意更盛,将垂至胸前的乌发往后一拨。

他看向周稻,眼中意味捉摸不清:“谁让我们稻稻这么冰雪聪明,哥哥不得不向你请教呢。”

周稻一阵恶寒,勉强抑制住生理上的不适感。

她觉得段思望简直就是个两面派,他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听话乖乖男,行为举止都很端庄,可唯独在她面前总是表现的很有恶趣味。

在父母面前揭露他的真面目,周稻不是没想过,但是她找不到证据。

感觉大部分人一提起段思望,想到的都是“啊,段思望那个孩子啊,特别听话”。

这么比起来,喻钧起和他完全相反,喻钧起对外表现的冷淡,却向她展示最温润柔和的面貌。

思绪万千,周稻心中又憋起一阵怒火,她柳眉倒竖,看着段思望。

“复习什么?”

段思望见已经得逞,便将书籍往她面前一推,拿手指指:“就这个。”

门外传来轻悄的脚步声,苏巧艺刚从绣阁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