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陪同秋考(1 / 2)

加入书签

在这场变革当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但从总体的趋势上来看,真正找到属于自家发展道路的家庭还是占大多数。

他们大多十分感谢当时周稻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且给周稻赠送了许多礼物。

铁柱一家就是这种情况的典例,铁柱掌握了养鸡的技术,又有经验,问周稻一家借了一点钱,于是就把一个大鸡场越办越火红了。

而依旧原地踏步的家庭也没有办法对周稻一家苛责,有道德的人都会怀疑是不是自家做的不够好,才导致没有进账。

那些原先就没有报名的人,如二福家的,也就不悲不喜。

铁柱问二福为什么不学着自己家也办鸡场,结果二福脸上很为难地说:

“我家没钱。”

周稻自觉自己已经尽心尽力,对每一个报名的人都倾注了心血。

唯一有缺憾的就是念柳家。

所以她承诺,让念柳免学费到育英堂上学。

五岁的念柳没有接受过教育,依然是一张白纸。如果可以,周稻希望这个失去母亲的女孩,可以用知识来丰盈自己的内心,填补精神世界的空白。

——

临近秋试的时候,贺才主动问周稻:“到时候我去就行了。”

周稻没有反应过来。

“你去什么?”

问出口了她才想起来段思望之前还提醒过自己呢。

“哦哦……不行,你不能去。”

“我不去难道你去?”贺才的教养和感性在打架。

再这么说这群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自己还有陪考的经验。周稻一个十三岁的少女,出去了只会被看作是考生,免不了又有很多的麻烦。

“你去了谁来教书啊。”

“你不能代我几天?”贺才脱口而出。

周稻和贺才并不能算是上下级的关系,因为贺才不是选进来的,而是学堂建立之初请进来的。

所以他和其他老师的级别不太一样。

但是一定要说,他和周稻又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虽然在这一片儿的人们都知道学堂名义上是段思望的,但实际上运行的人是周稻。

就连上回段思望第一次来,都只是见了周稻一面,并没有对学堂的发展给出一点指示。

周稻摇摇头,斩钉截铁:“我不代。”

上课实在是太累,她长大的同时,那群熊孩子也长大了,管课堂就更累了。

“行,”贺才咬咬牙,做出了退让,“我们一起去。”

“这个可以有。”

两人和谐地相视一笑,像是刚才根本没有发生不快似的。

周稻出门之前,被父母好好叮嘱要保护好自己。

这些话周稻已经听了很多遍,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知道了知道了,去的人这么多,我不会出事的,只是陪大家去考个试而已。”

话是这么说的,周稻还是在自己身上塞了辣椒水等防身用品,隔天起来一看,还有一把不知道是谁赠与的匕首。

秋考的时候不是按学堂分队伍,而是按地区的。

所以喻钧起和育英堂的一行人融在了一块儿。

陪考的人却是按学堂分开的。

贺才走在路上,看着趾高气扬的求识堂的夫子,问周稻:“我们学生的身份背景,你当时是怎么填的?”

“如实填呗。”

周稻满不在乎道。

贺才气了:“那怎么能行呢,你好歹得在老师那一栏填我吧。”

怎么说,贺才当年也是在外面混过的,有总比没有好。

周稻听了这话,不信地看了两眼。

“填你和不填你有区别吗?”

贺才只是这片地方还算有名气的老师,但是你说出了合郡,除了当时官场上的那些人,还有谁认识他的名字?

贺才气鼓鼓地,但是却怼不下去了。

还没到合郡城门的时候,两队人马的气氛差异十分显著。

都已经是送考这种场面了,求识堂的老师们还在争分夺秒地向学生们的脑中灌输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