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女子当清醒(2 / 2)

加入书签

老太太呵呵笑起来,手上拿起一个花生,剥开后,竟是递给了沈姣盼。

沈姣盼只觉得亲切,便乖乖送进了嘴里,只是见着眼前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外祖母。

“好孩子,你回来这几日,倒是看了家里不少笑话。”

“祖母,我从未觉得这是笑话,人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此前在京里,国公府人少,我倒还感受不这么真切,此次回来见了这些事,是上了一课。”沈姣盼正色道。

“要不我说你聪明!咱关起门来说,你那婆婆,也是个有本事的,说实话,你们这一房,孩子出落得都不错,有她的功劳,但回回来,我还是忍不住说她几句,我知道她心里不服,她呀,就是少了你的这股机灵劲儿,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打点得好,觉得自己比那几个妯娌都强上些,殊不知,真正的大世面,她还没见上呢,也就会对着你们几个小的耀武扬威!”

“母亲操持整个国公府,是不容易的,只可惜我还不能做到帮母亲分忧。”

“我本是担心的,可如今她有你这么个聪明的儿媳妇,我放心了不少。”

沈姣盼想到自己嫁到国公府以后处处碰壁的际遇,不由得有些苦涩,回道:“我道行可浅着呢。”

“你道行浅?”老太太笑笑,“来说说,昨天金果儿那事,你是怎么看的?”

“大婶婶治家有道,这事自然能过去的。”沈姣盼没想到老太太会有此一问,她避重就轻地答道。

老太太摇摇头,道:“跟我你就别装了,咱娘俩说说心里话。”

沈姣盼犹豫了一下,才道:“弟妹这一闹,这叫金果儿的是走了,可我只怕,后面还会有银果儿铜果儿的。”

老太太点点头,“还有呢?”

“还有……昨日一事,且不说那过世的孩子,孙媳妇觉得,弟妹和金果儿,都是可怜人,说到底,是咱家阿暄负了她们了。阿暄既娶了贺家姑娘,就该踏踏实实同她过日子,不该有些勾三搭四的心思,他既要勾三搭四,就该安抚下弟媳,正正经经地纳妾,横竖不能一边瞒天过海,一边暗度陈仓,左右摇摆,对谁都不好。我倒觉得,那个金果儿虽出身低微,却是个明白人。阿暄在子宁跟前犹如鸡仔遇上老鹰,根本不敢反抗,诚然金果儿进了门,也定会处处受子宁压制,定然过不了安生日子,恐怕阿暄是护不了她的,只怕余生的日子就暗无天日了,与其依靠一个靠不住的男人,还不如孑然一身。”

“是了,我这孙子,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听你这么说,是做了理中客了。我再问你,倘若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做?”

沈姣盼仔细想了想,才答道:“我设身处地地想了想,如若丈夫对我无情,恐怕只有再大度些,体贴些,才能避免这悲剧的发生。说到底,阿暄就是因为害怕子宁,才只能把金果儿养在外面,这才在这节骨眼酿成了悲剧,最后落了个鸡飞蛋打。若是我,索性就由他去,想纳妾就纳了,左右情分强求不来,做对坦诚的夫妻也是好的,还能让他对我少些厌恶,就算往后遇着银果儿铜果儿的,不过是家里多个人,不必在外面偷偷摸摸的,我还赚个通情达理的名声,大家的日子也都好。”

老夫人点点头,又问:“你从前在那许家,就是这么过日子的?”

“我……一开始不是,只是后来心凉了,索性就不管了。”

“所以说咱们女子难啊,这男人,管得严了不行,可是不管,只怕那些性子野的,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

沈姣盼点点头,暗忖,女子这等悲哀,只是因为过于依靠男人,其实若是心不在彼此身上,那就井水不犯河水地过也是好的,只是为人媳妇,这些想法她是不敢说给老太太听的。

老太太又道:“其实你说的对,夫妻过日子,能坦诚就已是万幸,男人也是人,谁不想多点自在,管得多了,绑得紧了,秘密就会越来越多,必是适得其反,当然不管也不行,须得张弛有度。只可惜啊,大房的女人,从上到下都不懂这个理。”

沈姣盼也点点头,“所以那日伯父教训瑾秀时,祖母就已经把个中利害说透彻了,孙媳妇听了,当真觉得受益匪浅。”

老太太叹气,“你是听懂了,不知道你那婶婶懂了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