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就怕比(2 / 2)
这俩孩子都是鬼机灵的,逢人就拜年说吉祥话。
见着姑姑姑父,更是张口就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然后两双白嫩的小手一捧,高高举起,吵着要压岁钱。
沈姣盼和沈妙期相视一笑,都掏出了摇摇头一个小钱袋。
沈姣盼用的都是四喜年前赶制的普通红袋子,而沈妙期用的却是宫里娘娘都在用的,绣着金线的红缎面钱袋,甚是精致。
两个孩子欢天喜地,跳着叫道:“二姑姑的钱袋子好漂亮啊!”
谢氏怕沈姣盼不愉快,忙拉着两个孩子去一边玩了。
萧氏已然是挂了脸。
而一旁的任姨娘还是露出洋洋得意的姿态。
许是平日里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纵是在沈家,太子殿下也显得格格不入,完全不像是一家人,相比方才,大家都拘束了许多。
纵然有些不愉快的陈年往事,但沈姣盼与这位太子不过从年到头的见上一回,无非客套几句就过去了。
倒是俞瑾周,因着朝中的事务和共同的相识,在家里见了面也有说不完的话。
加上林信阳,四个男人滔滔不绝的说着,女眷坐在一边。
沈姣盼静静地看着,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这位夫君,论容貌、论气度、论才学、论见识、论武艺,都是不输那个太子妹夫的。
沈家一大家子陆陆续续都凑齐了,吃了顿齐齐整整的家宴。
这一整顿饭,沈妙期都小心翼翼的,不住地给太子夹菜,烫的冷的都要及时提醒。
甄姨娘见她这般,心生宽慰,直夸女儿懂事了:“到底是进了东宫当了娘娘的人,佳期如今可是不同往常了,以前我还用担心她冒失,没想到许久不见,成了个稳重体贴的大姑娘了!”
沈姣盼却不由得心疼自己的妹妹,她想起上回在宫里相见的情景,又看看如今,总觉得,进宫前好好的小姑娘,如今心事重了许多。
她低头看看自己碗里,样样菜都齐全,全是俞瑾周给夹的,他记得自己喜食辛辣,但凡是端上来的辣菜,他也总是记得先给她夹了。其实在国公府的时候也是这般,每上来一个菜,他都要给她夹了自己才吃。之前她都习以为常了,今天一对比才发现,看着是不起眼的小事,也是难得的。
她不胜唏嘘,嫁给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殿下又如何?当了东宫的娘娘又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人生的路,只有走过了,才知道是不是坦途。
过了晌午的时候,家里来了客。
原是萧氏的相识,隔壁陈默家的。
这么些年了,萧氏与她最是交好,时不时会来家里串门,沈姣盼便也是识得她的。
“知道你家里有客,特地过了晌午才来的,我走运,贵人们都没走呢!”陈默家的一点都不沉默,反是个爽朗的,见到孩子们打趣道。
“我也就今儿个热闹一把,哪像是你,一家人齐齐全全的。”
“笑话我不是?这十里八街谁不知道,我儿子一个接一个生,老大岁数才得了个千金,如今还不知道女婿在哪里呢!”
众人一阵哄笑。
本来女眷们这般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也是其乐融融的,可偏偏甄姨娘安分不住,没由来地突然道:“瞧瞧咱们家这两个女婿,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谁看了心里不喜,这样多好!”
萧氏脸色顿时一阴,暂且隐忍不发。
任姨娘嘴上磕着瓜子,笑呵呵的,似乎是依仗着女儿女婿在,并不在意萧氏的面色,继续到:“你们可听说了吧,隔壁那条街有家姓徐的人家,也是生了两个好女儿,偏偏这俩傻闺女,看上了同一个公子,整天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呢!”
这话连一旁的四喜听了都忍不住翻个白眼。心道一把骨头轻飘飘,真是不够她嘚瑟了。
萧氏咬了咬牙,想着大过年的,小辈们都在,终是忍下了。
沈姣盼看在眼里,心里却也觉得不妥当。
没想到陈默家的心直口快,阴阳怪气道:“你说的是,我就羡慕我大姐,这年头,谁家女婿能有她的好?这福气,咱羡慕不来不是?”这明里暗里地在提醒任氏,家里孩子都管萧氏一个人叫母亲,那两位公子是她的女婿,可不是什么姨娘的女婿。
“至于那些两个姑娘家挣着嫁一个公子的事,咱这样的人家是做不出来的,顶天好的小伙子也做不出来,为什么?是咱姑娘心气高?当然不是!是咱姑娘教养好,高低都是有一个愿意让着另一个的。”
此话甚有深意,说完,陈默家的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甄姨娘这才发现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气焰终熄了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