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四章 好看的花灯当然要人手一个(1 / 2)

加入书签

顾歌歆期盼了好些天,终于是到了元宵灯会这一天了。

过了十五就要收灯了,这年就算是过完了。

大人们都努了把劲,像是老牛拉车一般,只想着稳稳当当过了这个山头,好好喘口气。

孩子们却要抓紧这最后的时光玩乐一把,毕竟再有这种热闹又得等一年。

歌歆都不用开口,瑾淑早好几天就同大家说好了十五逛灯会。

夜色降临之时,京城华灯初上,火炬遍地,月光洒在地上,花灯照亮街巷,月光和灯光交相呼应,在夜色中薄雾中,灯光远近高低闪烁。

瑾惠得了特许,这晚可以同陆运程一同出门逛去,只是出门前邱氏千叮咛万嘱咐,须得早些回来,莫要在这个节骨眼再叫人说些闲话。

陆运程早早就在国公府门外侯着了。

“会你的情郎去吧!”瑾淑拍拍瑾惠的肩膀,笑得没心没肺,却看着二人成双的背影轻轻叹了声气。

“姐姐为何叹气?”瑾善不懂。

只见瑾淑耸耸肩,静默了片刻,脸上又挂起笑容,道:“若是有情郎,谁还愿意拖家带口上街去呢?可惜啊,情郎这玩意,我没有!”她两手一摊,颇是无奈的样子。

御苑前头是大灯会,远远地就能看见这一片的上空五颜六色的光错落映衬,锦绣斑斓。最耀眼的要数大灯山,装饰极其华贵,用缤纷彩缎扎成,层层锦绣,堆叠如山,上面画着神仙故事和市井日常,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各个坊巷和马行街上的香药铺子、茶坊、酒肆,也都备置了自己的灯火,各有新意,争奇斗艳。

最有特色的数大相国寺大殿前的乐栅挂出的诗牌灯。诗牌皆由木头雕刻而成,上面镂空刻字,外面再罩上一层轻纱,内里置放烛火,一排排整整齐齐陈列起来,让人留连不已。

顾歌歆一心惦记着沈姣盼那两盏大灯笼,才出门没多久,就闹着让俞瑾周给她买花灯。

这种小事,俞瑾周自然是大方的,他大手一挥,道:“你尽着挑就是!”

顾歌歆这下欢喜了,在各式各样的花灯里钻来钻去,东挑西捡差点要迷了眼,半天,选了一盏粉嫩嫩的并蒂莲花灯。

“姐夫,张匠人的手艺就是好,你看这盏莲花灯多精致,这并蒂莲也叫合欢莲,寓意极好,别人家都没有卖的,我提着它走在街上,定要有人羡慕我的。”

俞瑾周痛快地付了钱,顾歌歆这番下来算是心满意足了,总归沈姣盼有的东西她也算是有了。

可偏偏瑾善瑾淑也瞧上了这并蒂莲花灯。

俞瑾周又是大手一挥,给妹妹们都买了一盏。

顾歌歆想象中的独自一人提着全御街最独一无二的花灯招摇过市的情景,最终是变成了三个人提着一模一样的灯并行向前。

说实话,这比一个人提着灯更加引人瞩目,勉强,顾歌歆想引人注意的目的也是达成了。

虽然有点滑稽。

行人见了这情景,都以为是哪个花灯铺子请来的游灯队伍,不住有人问她们是哪个铺子的,这灯在哪买的。

眼见着这条街上提并蒂莲花灯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乎,这天晚上,张匠人成了最大受益人。

这样的日子,街上的年轻男女是最多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瑾卓是个有眼力见的,他看着街上的男男女女都是出双入对的,连瑾惠都去会了情郎,可怜哥哥和嫂子还得哄着弟弟妹妹,可是苦了他们了。

正当沈姣盼为着一个灯谜苦思冥想的时候,瑾卓灵机一动,给瑾淑使了个眼色,道:“灯谜这种咬文嚼字的东西最是没有意思,过了今天关扑的铺子了都要关了,阿淑,你不想试试今年的运气?”

也不知道瑾淑是不是看懂了,总之当下她是一拍脑门子,作恍然大悟状,道:“你不说我都忘了这茬了,前些日子的晦气事可是太多了,不行,我得去搏点彩头!”

“那不如哥哥嫂嫂你们在这里猜灯谜,我带几个妹妹去关扑。”

俞瑾周一看便明白了,心里默默感叹还得是亲兄弟善解人意。

可是顾歌歆却不愿意了,她扭捏着不肯跟着去,显然是想赖着俞瑾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