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旧时因(2 / 2)

加入书签

贵妃点点头。

“可是自打那事以后,咱们家同她们可就没什么来往了,我都快忘了这号人物了。”

贵妃目光如炬,道:“那家人可不是什么善茬,我可听说,他们家那个女儿,现在找婆家是四处碰壁呢。”

想到这里,沈姣盼便气不打一处来,道:“这纯是自作自受,那样恶毒的姑娘,谁家也不敢要啊。”

贵妃接着道:“你也知道,那向家和锦宣夫人是沾亲带故的,我又想起来,好似在哪次宴席上听说过的,御史大夫罗铮,同锦宣夫人,似乎也是沾亲带故的,可是到底是什么亲,就不知道了,你说,这罗铮三番四次上书,会不会使同这家子有干系?”

沈姣盼此时已经是皱起了眉头,喃喃道:“这样一说,那这件事当真是同向家牵连甚多啊。”

贵妃点了点头,又道:“我思来想去的,就只有这件事算得上结怨了。”

“要是这样想,倒是顺理成章的,我出去再打探打探,兴许真会有些眉目。”

“我早就听说过,那向家虽说在朝中没什么地位,但他夫人是最爱胡搅蛮缠的,又仗着自己的姐姐是锦宣夫人,更是狗眼看人低,很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人家说,因为在一次宴会上,人家夹走了一块她盯着的鱼肉,她都要在自己姐姐跟前儿说道上一番的,上回在船上咱们有心放她一马,但她未必领了情啊。”

“你这一说,我是想起来了,鱼肉这回事,我是在哪也听说过的,她确实是个凡是都不会善罢甘休的主儿,”沈姣盼长长舒了一口气,而后笑了起来,道:“我真是蠢,光顾着东奔西走,忘了自己坐下来好好想想,向氏这一家子,我是真真给抛到脑后了,压根儿就没想到这号人儿。”

贵妃面露怜惜,又道:“这桩桩件件千丝万缕的,你们忙昏了头,哪还能记起这些,也就是我这个闲着的,才有心思想这些陈年往事。”

“娘娘可别这么说,如今家里这境况那真是靠每个人强撑着一口气,少了谁都不行,今日我这不就是来着了吗?否则该还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呢。母亲常说,娘娘在这深宫之中,不比在家里,那是日日时时刻刻都走在刀尖上,您的艰难不在这一时一刻,都在平日里了。”

贵妃只是沉沉叹气,她环顾四周,眸子中满是寂寥,不无幽怨道:“你瞧瞧我这宫里,如今是何等的寂寥,别说陛下不来,现在除了每日的问安,这后宫嫔妃也鲜少走动,她们呢,都等着我笑话呢。你说在这宫里,平日大家嘴上也是姐姐妹妹地称着叫着,却是不比家里的姐妹,指不定哪个心理,盼着你跌下去呢,我有心托几个姐妹打听打听,她们都是避之不及的,生怕跟我沾了边儿,人心啊……”贵妃无奈地叹息,没再说下去。

“这便是患难见真情吧……”沈家盼这才真切地明白了她的苦楚,要说女子嫁人,远离父母兄妹是苦涩的,像他这般一入深宫,就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又是何其残忍呢?她不由得想到了妙期,她往后要走的,何尝不是一条满布荆棘的路呢?

沈姣盼又道:“当下能做的都做了,我只瞧着娘娘是面色憔悴,就知道你肯定是吃没好好吃,睡也没好好睡的,这样下去可不行,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子是最要紧的,你可千万要善待自己,别等着父亲和世子平安归来可了,你却倒下了,这可是划不算的。”

贵妃也只是点点头,这几句话虽是贴心,却没止住她的叹息声。

沈姣盼也知道她的忧虑,只道是人之常情,哪是自己单凭嘴皮子就能劝得动的,她又替邱氏嘱咐了几句,二人说了会子话,等到妙期的人来送信儿,她才跟着出宫去了。

总算是有了些头绪,沈姣盼只觉得神清气爽,脚底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回到府上天色还早,她一头扎进了集安居,里面竟是欢声笑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