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之三 北京(1 / 2)

加入书签

北京的冬多是阴霾,今天却晴空万里,水洗一般。最先要去的当然是首都的象征,广场广而大,还有无数巡逻或站岗的军人,人潮如织,她只觉得热闹不觉得有丝毫吵闹。进了武门,又进了端门,大门上的红漆像是重新描过,地下的石板却磨得光亮,这就是传说中的紫禁城,当她真正走在其中,才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这么高兴?”乔野摇了摇她的手。

“当然高兴。故宫比我想象的还大,就是御花园太小了,跟电视里的完全不一样。还没你家的院子大呢。”她兴致高昂,走这么久都不累,还能围着他绕圈。

他们随人群漫无目的走着,路过了太和殿,乾清宫,又拐到了养心殿,翊坤宫,储秀宫最后出了神武门。她一眼就被远处的角楼高台吸引,小跑过去站在sp;乔野楞了一下,从兜里拿出手机,打开相机对着她拍了一张。

她跑过来,踮起脚尖一看,嫌弃的说:“不行不行,你得用美颜相机,你太高了,得半蹲着才能显得我高。”,

乔野瞥她,不说话,他一贯这样,也看不出来个高兴不高兴,唐僧一样。

江林晚利索的拿出手机打开美颜照相功能,塞他手里,自己又跑到墙根下

“乔野,你蹲下,再低点。”她指挥着他。

这只是一张小小的照片,却是乔野人生中的一个转折,意味着他从此或许还要为她拎包,为她拿着她一路买一路丢过来的东西。何止,当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也是乔野的手办,乔太太多娇弱,人家抱不动的。

路过新华门的时候门口站着四个士兵,还携带长枪。从外面看进去正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大门好几米开外的黄色警戒线处也站着人,不允许他人踩过。真是威严肃穆,就算路过再多人,也扰不了里头的静,也没人喧哗嬉笑。

乔野小时候在这附近长大,来来回回不知走过多少遍,今天与她路过,瞧她兴致盎然,竟也觉得这里有了些新奇,随着她的目光四处瞧着。高高的红墙最顶上嵌着绿瓦,屋顶垂脊是仙人走兽,成群的鸽子声由近及远,抬眼可望。

江林晚听见了乔野的叹息,便抬头看他,他看着原处的高楼,有些神伤。

“你小时候北京是这样吗?” 江林晚挽住他的胳膊,整个人的重量全压在他身上。

乔野淡淡的说:“小时候从这望过去,还没有那么多高楼。”

她拉着乔野的胳膊往边上的角落走,乔野任由她拉着走。她在角落停下,转身与他相对,认真盯着他试图窥得他失意的真正原因。“累了吗?”乔野问她。

她摇头,又问:“你累了吗?”

乔野也摇头,她突然扎进了乔野的怀里,紧紧搂住他的腰,全然不顾他人眼光。乔野将手放在她的发顶,轻轻的揉了一下。

原来竟是这样,一个热烈的拥抱可以让人瞬间走出低潮情绪。

“乔野,不要再对过去耿耿于怀了。”她在他的衣服上蹭蹭额前的发丝,坚定又温柔的说:“你还有我啊。”

她看得出来,乔野并非因为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变化,而是那些时时出现在眼前的军绿身影让他想起了曾经的理想。就算火焰熄灭,但种子还在。

“晚上去奶奶家吗?”乔野问她。

为了让他好过一点,她想都不想就直点头。

“我们去买礼物吧,就现在。”她放开乔野,眼睛亮晶晶的看他。

两人又一起到了王府井,小吃街里的椰子是真难喝,炸酱面也是真难吃,乔野说了她非不听,还反讽他金尊玉贵不该来这地方吃饭,让他去别处等着。乔野不走,也不坐,就在旁边看着她渐渐眉头深拢。待她扭头看向他时,再将她刚刚讽刺他的脸色还回去。

她是临门一脚了才开始后悔,脸色僵硬的笑着,撒开了乔野的手。

“怕了?”

“敲门。”江林晚白了他一眼,不安慰就算了,还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开门的妇人起先一愣,倏尔朝着里面喊:“老太太,乔野回来了。”

乔野在前,江林晚跟在后面,走到正门口的时候,老太太恰巧推开了门,脸上笑开了花。拍着乔野的胳膊说:“来也不说一声。”

江林晚从后面走出来,怯生生的叫了一句:“奶奶好。”

老太太呆滞片刻,脸上的笑将落不落。她不是跟小北?怎么又跟乔野来了北京?想也只是一瞬,谁跟谁走到哪一步自有原因,年轻人的事儿她管不着,横竖没人听她的。

“小晚也来了,快进来。”老太太拉起她的手,亲昵的叫着。先一步将江林晚拉进了屋里,变成乔野跟在身后。

“爷爷呢。”乔野问。

“去隔壁院里下棋,上个月输给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这段时间都是白天研究棋谱,晚上找过去切磋。”老太太将江林晚拉在餐桌前,回头跟乔野编排。

“小英,再煮些面条来。”老太太跟一旁的阿姨说。

“哎呀呀,我的罪过,只顾着替您高兴。”

江林晚抬头,老太太正慈眉善目的看着她,她露出梨涡:“奶奶,打扰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