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风骨(2 / 2)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并称三绝。
他的字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互相穿插,绝难模仿。
最是有性格。
他也是江淮佳最喜欢的书法家,她的书画中常常会有这位先贤的影子。
如今与虞嘉宁的比拼上,她写了一篇郑板桥的行书诗,生年不满百。
字字错落,摇波驻节,姿势如画一般。
充溢着艺术的美。
众人看得有些痴了,忍不住赞叹连连。
再看虞嘉宁,终于开始动笔了,却是一手规规矩矩的颜楷,毫无新意。
且那字里行间线条还呆板得很,横平竖直,毫无新意。
众人一时失了兴致,都转而走到了江淮佳的身后。
唯二站在虞嘉宁身后的,除了赵太常,只有卫存清。
他刚才便不满江淮佳挑衅姐姐。
偏偏虞嘉宁不让他出手。
他只能站在旁边生着闷气。
卫存清不懂书法,他看江淮佳那乱糟糟的字便觉得头疼,哪有姐姐的字迹工整?
偏生那些人好没眼光得很。
一个二个都说姐姐要输了!
他心中便越发郁闷。
他倒是不怕丢脸,就怕姐姐输了会哭鼻子。
毕竟拿磕头拜师做赌注委实赌的有些大。
寻常女儿家面皮可薄,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住。
赵太常站在虞嘉宁身边。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神一刻也没离开少女的字帖,几乎贪婪地盯着那幅字看。
初学书法之人的第一课,必会讲到楷体。
而提到楷体,便避不开颜清臣,楷书四大家之一。
后世唯一可与书圣比肩的存在。
他的字丰美端庄,笔法沉厚雄健,结合了篆书之意,写尽雍容繁华。
那是一种很恢宏的美,磅礴大气,法度严谨。
虞嘉宁所写的。
是颜真卿留存的墨宝中,最珍贵的一幅,竹山堂连句。
有多少人临摹过,却难窥其万分之一的精髓。
如今这年纪小小的丫头写出来,居然颇有当年颜鲁公的风骨。
这幅书法门外汉看着或许平平无奇,但唯有醉心其中的人,才能看出笔法之间的蜿蜒精妙处。
不仅有苦练多年的决心和毅力,大概还有所谓天分。
赵太常颇有些服气。
便是他自己,也写不出这样的好字。
难怪祭酒只因这小郡主的一幅字,便将其收归门下。
要知道祭酒的傲骨即使面对陛下也不曾低头。
若不是真心叹服,绝不会让她有进国子监的机会。
枉他当初鬼迷心窍还以为虞嘉宁走了后门。
实在惭愧!
赵太常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终叹了口气。
不用看江淮佳的字,他已经能确定这场比试的胜者。
最终两人同时搁笔。
江淮佳有些自得地扬起下巴,赵太常却有些尴尬地避开了她的目光。
“第一局,虞嘉宁胜!”
此话一出,堂中几乎炸了锅。
江淮佳愣在当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