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儒道的偏门(2 / 2)
这边,林御所想的,可不只是唐冰然那点,而是结合此人的种种怪异说法,加上之前去提醒夫子子舆之时,后者一脸懵逼的状态。
继续推理着。
当时只道是夫子他老人家被自己的神机妙算给惊愕。
如今想来,绝对不只是这点,很有可能,就在那个时候,夫子就已经将自己当做孔圣人门下,三大武力巅峰之一。
“难怪,夫子那么配合我,完全不怀疑我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聪明,未卜先知,敢情,他老人家和他师兄一样,都看好我?”
“可是在他眼中,我究竟是拔剑吓人的公良孺,还是斩杀蛟龙的澹台子羽,或者武力仅次于至圣先师的子路?”
“是了,应该不是别个,正是最喜欢武力解决问题的子路。”
“一来公良孺这个名字,被他师兄提前取了。”
“二来,我这几天的表现虽然很突出,但远没有达到斩杀蛟龙,扬名立万的地步,也算不上澹台子羽。”
“倒是子路的做法和风格,更符合我的抡语新解。”
“很明显,我那个有点保守的夫子,在修为境界方面,比这个公良孺强很多,但心狠手辣,主动出击的程度不如他,怕是要吃亏。”
“还有就是,这个大师伯神出鬼没,明明到了论道现场,却没有被我发现,还巧妙跟来,怕不是真要用什么条件,换我转投他,助他反攻回去?”
林御越是分析下去,越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本来儒道已经够式微,如果真的再让这两人内斗,怕是**都得输掉。
再转念一想,其实,这对师兄弟未必就没有和解的机会。
他们两个看似不合实则有共同之处。
一个自负到了敢用七十二贤之一公良孺的名字取名。
另一个,叫做子舆,也正是七十二贤之一,大名鼎鼎的曾参的名号,两人在仿效前人,激励自身这一方面,大哥不说二哥一样多!
如果说子舆是儒道的正统的话。
那么这个公良孺就算是偏门。
但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何苦为难一家人。”
带着这个晚辈挽救前辈的想法,林御默然不做声,就此和唐冰然一道,被这个性格怪异,行事更加怪异的公良孺带得更远。
不得不说。
此人虽然霸道行事,自命不凡,但一身金仙大圆满的修为,也不是盖的,带起两个成年人,速度丝毫不减。
他们三人从皇家山庄到苍梧山的半路上出发。
飞速走过几十里山路,趟过数条大江小河,迈过几个沼泽树林,走过数百里的官道小路。
综合算起来,最少,有千里还多。
这还不算什么。
最让林御和唐冰然都吃惊的是,公良孺的确没有带他们去什么地牢水牢,继续威逼投靠,而是带着他们来到大魏西边,和大秦的交界地。
“师侄,师侄女且看前方,是否是一场天大好戏?嘿嘿。”
顺着公良孺这一声冷笑,林御和唐冰然从这个山顶看了下去。
看到此生难忘的画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