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正月十五,祀天称王!(2 / 2)
宁辰探手为其整了整衣衫,沉声道:“你从兵部革出,日后督管军议司,故而要竭尽全力了,大兴内政军事架构更迭,尽量在正月十五之前熟悉。”
“喏。”
荀攸躬身道。
宁辰将手中文书递上,沉声道:“这是士元传回主记录簿而提写出的一份文书,你对魏三可有了解?”
荀攸颔首道:“魏文长。”
“如何?”
宁辰眯着眼问道。
荀攸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军略奇才,益州征战一年,有蜕骨之变,可为重用,不过还需斟酌才行。”
“嗯。”
宁辰点了点头,沉声道:“日后,军议司征领军都尉,你只需要在军议司商定,而后提上文书即可。”
“喏。”荀攸恭敬道。
“刘子初。”
宁辰凝眸而视,而后淡淡道:“想必这两位,便是法孝直,张子乔吧!”
“主公。”
“见过将军。”
刘巴,法正,张松恭敬道。
“呵。”
宁辰目光灼灼的看着刘巴,淡笑道:“昨日,吏部呈上汉中文书,刑部律例,军法,你可熟读?”
“熟读。”
刘巴恭敬道。
“好。”
宁辰转身走向上位,沉声道:“你去吏部述职,今年不必前往汉中了,策书已经放在吏部,即日组建提刑司,至于法正,张松二人前往吏部考核,能否入大兴为官,全凭才能。”
“喏。”
刘巴,法正,张松躬身退出大殿。
荀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说道:“主公今日似乎有些急躁。”
“不得不急。”
宁辰叹了口气,说道:“各地使节前来大兴,还有吏部呈上了各州太守调令文书,这几日我可是日夜难眠啊。”
荀攸笑道:“南地承平,内政军事都要充实,主公忙些也理解。”
“自然。”
宁辰揉了揉眉心,沉声道:“昨日孔文举这厮,还写了一篇文赋传遍大兴,唾骂我大兴文武忤逆大汉,劝主进王呢。”
“哦?”
荀攸颇为惊讶道:“孔文举乃孔圣之后,大汉独尊儒术,如此也正常,不过他难道不知我大兴法令吗?”
“呵。
宁辰讥嘲道:“骂人不用脏字,亦不点名,我等自然也不能发怒,这不正是他这等酸儒所擅长的事情吗?”
“确实。”
荀攸眉头微皱。
“好了。”
宁辰沉声道:“这些杂事暂且不提,我与礼部定下章法,设九品十八阶官吏,你军议司丞为正一品,与子敬的太史令,司马徽的司业祭酒,为大兴官吏封顶,日后你们也无法晋升,我今日给你说明白,免得日后君臣之间存下芥蒂。”
“臣愧领使。”
荀攸神情肃然而躬拜。
一句臣,足以证明他心无芥蒂。
而且,大兴称王立国,为官吏封顶是莫大的荣耀。
“嗯。”
宁辰沉声道:“你尽快前往军议司述职,文和,子扬,公台他们也忙碌许久,在为军议司武将整饬军职官品,部分大事还需你这个军议司丞做主。”
“喏。”
荀攸躬身退出大殿。
大兴架构更迭,他确实有些陌生了。
尤其是九品十八阶的官吏制度,更是一无所知。
数日时间。
大兴城愈发的热闹。
各州郡百姓都跋涉千里来观礼。
内政六部,各司监也进入了更忙乱的时期。
尤其是礼部,接待了南域之外各国的使节,还有各州郡诸侯的使节,一堆的杂事让刘晔,顾雍为之头疼。
正月初十。
骁骑将军府中。
刘晔领着礼部官吏行至此地。
“刘侍郎。”
高顺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刘晔点了点头,沉声道:“正月十五祀天,天婚并无大婚之礼,主公会以诏书代天敕封大兴王妃,故而我等送来凤冠霞帔,还有三婚六礼,希望高顺将军可以快马将三书送往江乘渡,温侯墓前。”
“好。”
高顺点了点头。
“骁骑将。”
刘晔作揖而拜,郑重道:“祀天之时,你需要随主公登上祭台祀天地,这几日礼部司官吏会与你对合仪礼,那日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不然有损大兴威仪,令天下人嗤笑,更让南域之外各国为之轻视。”
“好。”
吕绮玲手心攥出冷汗。
“切记。”
刘晔躬身一拜。
“呼。”
吕绮玲望着礼部官吏离去的背影,心中多了几分沉重。
大兴王妃,大兴治下五州母仪天下之人,可与大兴王祀天地为成婚,这是恩赐,亦是一份重担,可与宁辰共担大兴的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