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兴的橄榄枝,马超的纠结(2 / 2)
“你在言我此战必败吗?”
马超扶剑起身,目光凶戾的看向南地。
自家父亲与小弟死后,他们兄妹就开始起兵。
在姑臧时,立下的誓言音犹在耳,‘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我马超为子’。
这是何等的誓言,他才说动了韩遂啊。
渭水相持。
曹操与韩遂都在谋划战争。
而大兴,也处于高筑墙,广积粮的时刻。
将所有精力放在了中原四州谋划,与内政整饬上。
四月初三。
大兴宫。
四海归一殿中。
左文右武之列,进行大兴朝议。
“王上。”
户部侍郎王朗出列,恭敬道:“如今,五州户籍已经全部统计完毕,交州四十六万户,一百九十七万人;夷州二十八万户,七十七万人;益州一百一十九万户,六百五十二万人;荆州一百一十九万户,五百八十五万人;扬州一百二十四户,四百六十二万人,共计一千九百余万人。”
“嗯。”
宁辰翻看着户部奏章,沉声道:“田地可丈量清楚?”
“清楚。”
王朗继续说道:“人均田产六亩,以五十亩为一倾来计算,大兴农田二百三十六万余倾,各州郡还有部分开垦荒田,只做了清丈,并未征收赋税,以及夷州开垦荒田,大军屯田为计,共计五十万顷。”
“尚可。”
宁辰合上户部文书,沉声道:“鼓励百姓开垦荒田,生育,择日户部拿出章程,交由内史省议,而后呈入长平殿。”
“喏。”
王朗恭敬道。
“王上。”
诸葛瑾出列,恭敬道:“刑部与提刑司充实律法已经完成,军法已经提交兵部,军议司详议。”
“可。”
宁辰沉声道。
刘巴出列,奏禀道:“自提刑司册立,臣审核冤家错案十余起,定案者六起,余者皆打回各郡县详查。”
“刑部。”
宁辰沉声道:“所部处罚以延后两个月宣判,若有死刑之人,以秋后处斩为例,余出诉冤重查的时间。”
“喏。”
诸葛瑾恭敬道。
乔蕤出列,恭敬道:“王上,各州郡学府,学院,学堂已经开始修建,所部支出由工部及州郡县府衙共同支出,预计三年内可以在五州之内普遍学堂。”
“辛苦。”
宁辰沉声道。
乔蕤再度道:“东府水师所用舰船全部交付兵部入海,不过新的主舰楼船还在修建,比夷州舰还要庞大三分,还请王上赐下名讳。”
宁辰淡笑道:“不必赐名,既以东府为军,便是东府舰。”
“喏。”
乔蕤躬身退入朝列。
刘晔迈步出列,恭敬道:“这一年,礼部刊发四份辑报,臣以为当得将大兴辑报册立于礼部之外,获准大兴学府学子刊发学说。”
“何意?”
宁辰眼中满是疑惑。
在大兴辑报刊发学说,这个想法太朝前了。
在他的计划中,大兴辑报是与民沟通的桥梁,亦是搅弄风云的利器,可从未想过朝着后世学说报刊发展。
“王上。”
刘晔铿锵有力道:“大兴学府之中,学子论题众多,臣以为当刊发学说辑报,从而贩卖各州郡,可以吸引一些学子参与学说论证,如此方能焕发思想,让我大兴学府愈发昌盛,当然极为秘辛之学说不可刊发,故而需要大兴学府与礼部的共同审核才是。”
“哒。”
“哒。”
宁辰敲打着桌案,沉声道:“如此,礼部与大兴司业拿出章程,分化大兴辑报与礼部四司之外,由两部共执,大兴辑报依旧,册立荀缉报刊,只刊发学说论证之文,不得参以任何杂事。”
“荀缉报刊?”
瞬间,整个大殿陷入了沉寂。
尤其是司储主事荀缉,更是不禁抬头而望。
“王上。”
荀攸第一时间出列,说道:“此举不可为。”
宁辰挥手止住,沉声道:“自大兴学府建设之后,荀缉是第一个带着学子参悟论学著书之人,当得如此殊荣,若是日后还有人可以论学著书,并且对大兴百姓,对整个大兴有重大贡献,皆可开辟署名辑报,并且获得专利司,大兴之赏赐!”
“喏。”
荀攸躬身退出朝列。
“谢王上。”
荀缉双眸通红而拜。
“不必。”
宁辰沉声道:“你是开大峙学府之先河,为后来学子做出了榜样,我大兴当得礼待国士。”
“臣愧领。”
荀缉再度大拜而下。
“户部。”
宁辰沉声道:“五月在大兴辑报上,刊发五州百姓户籍人口数量,并且写明去年税赋获取,以及各部司支出,以示于民。”
“什么?”
王朗微微一震。
宁辰淡笑道:“百姓交了税赋,总要知道大兴用在了什么地方,可否有荒淫挥霍之用,以后次年张榜上一年的税收度支,五年张榜人口总计。”
“臣遵诏。”
王朗头皮发麻不已。
这条政令下去,户部恐怕是要忙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