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郭嘉:大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1 / 2)

加入书签

“没有。”

荀攸恭敬道。

“呵。”

宁辰眼中闪过一抹冷意,说道:“责令安南大都护,若是十一月林邑再不归治,派出交州总兵收复,年关之前孤要见到林邑化县!”

“喏。”

荀攸恭敬道。

“刑部。”

“提刑司。”

宁辰斟酌再三,沉声道:“择日派遣官吏游走坊间,查缺补漏军法,律法,商律,大兴初建,孤知晓律法还不够健全,故而你们要为框架补齐。”

“喏。”

诸葛瑾,刘巴恭敬道。

“好了。”

宁辰起身道:“今日议事暂时如此,最近政事繁忙,尔等也早日去府中处理,荀缉给各府送一些新作物,不用过多!”

“喏。”

满朝文武躬身作揖。

“呼。”

直至宁辰离开,方才有人松了口气。

“骁骑将。”

荀攸行至后方,沉声道:“今日来军议司述职,并且参与对中原四州收复的章程探讨,也认识一下军议司各大将领与统帅。”

“喏。”

马超点了点头。

军议司拟战。

也仅仅是拟定战争章程而已。

想要拿下中原四州,战争上他们毫不畏惧。

可是,内政六部对于四州的整饬,民生的恢复是巨大难题,昔日大兴掠夺四州财富,使得民生凋敝,收复之后自然要恢复。

但是,恢复中原四州,不能影响大兴五州之地,不然物价波动,刊发的大兴宝钞便会成为一地废纸。

为此,这场章程敲定,简直是刀光剑影。

初入军议司的马超,也见到了什么是骂人不吐脏字,一个个平时儒雅高贵的大兴官吏,竟然扯着衣袖,好似武夫一般要武斗。

这一年。

大兴没有任何战事。

百姓与将士,仿佛经历了一年的盛世。

九月中旬,大兴宝钞开始流入坊间,各地而来的商客虽然不接受,但还是换取了一些作为收藏,而百姓则是大批量换取。

毕竟,大兴在南地躬耕多年,对于大兴他们无条件相信。

十月上旬。

大兴辑报刊发之时。

何止于大兴轰动,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沉寂。

冀州。

魏郡,邺都。

大魏宫廷之中。

大魏文武依次而入席位。

皆是翻看着大兴辑报,桌案上还摆着大兴宝钞。

“此物。”

“颇为奇特。”

郭嘉感受着宝钞的质感,说道:“魏公,此物臣曾询问过工匠是否可以仿制,他们皆无力而为。”

“正常。”

曹操淡淡道:“他们连大兴的造纸术都学不会,更看不懂大兴书籍的刊发,如何能懂大兴宝钞。”

“喏。”

郭嘉苦笑不已。

大兴与大魏,二者相差甚远啊。

“奉孝。”

曹操扬起辑报,说道:“此次,荀缉登文写下【论新作物的亩产影响】,诸葛孔明写下【大兴宝钞存在的意义】,对此你如何看?”

“统治。”

“无解的统治。”

郭嘉眼中满是凝重道。

“言。”

曹操沉声道。

郭嘉深吸了口气,说道:“新农物亩产已经确定,并且准备惠及百姓种植,按照辑报中亩产计算,明年秋收之后大兴国力会迅速膨胀,发动对整个中原的战争,故而此为国之力的统治。”

“继续。”

曹操眸子一沉。

郭嘉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货币,我们从未关注的地方,却成了大兴的利器,为此大兴掠夺了中原四州,大兴宝钞的发布,将会被所有人追逐,尤其是往来大兴的商客,中原四州被掠夺,大兴宝钞将会成为士族豪强不得不收的货币,因为他们来往商业皆在大兴,这场战争早已经开始了。”

“嘶。”

众文武顿时如坐针毡。

战争早已经开始,只不过不见硝烟。

而他们,还在为统御六州,不应该是七州而沾沾自喜。

战争无硝烟。

来自大兴无解的统治。

众文武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