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离间之计(1 / 2)

加入书签

“你们说,朕此时该如何做?”

宁珩的视线一寸一寸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谢吟鹤的身上。他双腿一软,身子伏得更低了,就差没喊出“皇上饶命”这四个字来了。

谢颂挪了挪屁股,半响也没从那个位置上下来。他此刻也揣摩不出来皇上是个什么意思,是想撤兵回京呢?还是想坚守东方驿站呢?他朝其他人看了一眼,那几个人不是看片的就是望地的,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这是你谢家的事和我没关系。”

这帮老狐狸!

谢颂心一横,半跪了下来,朝着宁珩抱拳道:“皇上,依微臣所见,此刻应该即刻发兵回京剿清叛逆、活捉太子!太子目无云昭法纪,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按云昭律令理应当斩!”

“那谢爱卿的意思是,要朕放弃对宁珂的抵抗,将军队全部撤回京去捉朕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撤离军队任由宁珂攻进东方驿站,然后**直指京城?”

宁珩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谢颂心头一震,知道自己这句话是说错了,他猜错了皇上的心思。太子与宁珂比起来,他分明是更想手刃宁珂,拔掉这一根在他心中扎了九年的刺。

“微臣并非此意!微臣的意思是,可以撤回部分兵马,根据情报来看,太子的兵马也不过六万之数,京中尚有三万兵马,只要撤回五万兵马,定能解决……”

“定能解决京中之叛逆是吧!派五万军队回京……朕本来就有五万军队在京城!你谢吟鹤非要自作主张带人前来支援,让京中驻守空虚,能临兵打仗的更是没有!到头来竟然要让朕的十二皇子披挂上阵。你们说派兵回京是吧?东方驿站和京城尚有数百里!大军行进要十日方可抵达,宁子歧用了不到三个时辰就打了三坊之外!你们觉得这十日能发生什么!来啊,告诉朕!”

宁珩一拍坐椅站了起来冲着他们大喊,那声音之中充满暴虐,坐在他下首的几个人全数都半跪在了地上,却也无人敢发一言,只是埋着头,不敢抬起来看宁珩一言。

这处军帐突然安静下来,除了宁珩之外所有人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尤其是谢颂与谢谢吟鹤父子,他们是见识过宁珩的手段的,生怕他一个不高兴就拿谢家祭刀,到时候他们的死相,恐怕不会比魏纪明好上多少。

“传令回京,命十二皇子率领京中三万军士,拼死抵抗宁子歧的军队,要是他守住了京城,朕定有重赏。若抵抗不了,则早做准备弃城逃命!今日就到此为止,你们退下吧。”

闻言,帐中众人唯有叹息一声,知道这是最无可奈何的决策了,派兵回去短时间只能不能支援京城,又会让东方驿站之前的防守出现空洞,就算大军之后赶到了,一旦宁子歧攻入了三坊之内,据守城门以六万军队抗击五万,仍是他方占有优势。

派兵回京,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众人纷纷退下了,倒是谢颂留在了原地。宁珩虚着眼睛看向他,心里怒火更甚。这个老东西当真是不识时务,他现在连看都不想看见谢家的人,他竟然还敢在自己面前晃悠。

京中还传来一条消息,也是关于他们谢家人的。不过碍于皇室颜面,他没有在众人面前说罢了,现在只有谢颂一人,他正愁没处发泄自己满腔怒气。

“谢爱卿,看看你们家的人干得好事吧!”

宁珩将那折子甩在谢颂面前,后者忙不迭地见了起来,刚看了第一行字脸色就是一变,看到后面更是脸色苍白。

折子上面写的不是别人,正是他那个宠在手心里面的宝贝女儿!上面字迹不多,却已经述说清楚了谢盈绣从听信“八星连珠”的谣言到东宫捉奸又惹怒了太子的事实。字里行间却有意无意地省略了太子派人刺杀宁子宿的事。

谢颂活了半辈子了,只消一看便知道,送信的人分明就是在弹劾他谢家,有意将太子造反的“功劳”都归于谢盈绣头上。送信的人使了一招反间计,想要谢家和宁珩离心!

“皇上冤枉啊,送信之人分明是在挑拨离间!犬子来的那天晚上就与微臣说了,是太子派人刺杀八皇子!皇后没有办法才太子软禁在东宫里面,皇上,我谢家冤枉啊!”

那上面站着的人心里却是冷哼一声,刺杀一事暂且搁下不说,谢盈绣听信“八星连珠”之事,就足以让他心起反感。他还未到不惑,这一个一个的皇子就想跳出来争夺嫡位,还真不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

“你谢家冤枉?此信是朕的心腹所写,断不可能有假!你且说说这上面的事,有哪一项是谢盈绣没做过的,你只要找出来一条,你谢家才冤枉!”

“这……”谢颂一时语塞,他回想起那密信上的字,还真没有哪一条是谢盈绣做不出来的,虽然他暂时还没有收到消息,却已经能够肯定,此消息不假。

宁珩多疑得很,他能够信的东西,还有什么是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