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陆家兄妹(2 / 2)

加入书签

“这是送我的?”她拿出乌金发簪和银管项圈,在手里左右翻看,乌金的发簪有横截的断口,虽然用银色的镂空雕花遮住了,但还是叫陆荀意发现了。

她好奇地轻轻拉了拉,待发现可以抽出来,眼睛一亮,噌地一声把隐于发簪中的匕首抽了出来,“哇!这也太有趣了,我要是头上戴着这个,连陆昌然都想不到的!”

她手中拿着匕首耍了个花式,兴冲冲地插回去,跑到镜前比划着往头上簪,而后又兴致勃勃地回到桌前看那个项圈。

“这个有什么机关?”找了一圈没找到,她没耐心地直接问许菁菁。

“你看这里。”许菁菁指了指线圈中间用来挂坠子的接口上的一个小点,陆荀意立即上手摁住往外一拉,抽出一根一米来长的金蚕丝。

“天,这也太好玩儿了,这个是真的金蚕丝吗?”

面对陆荀意亮闪闪的大眼睛,许菁菁心虚地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嗯……这个是在城里的地摊上寻来的丝,商贩是从西塞来的,这东西我也只在话本子里瞧过,真不真的还真不知道。”

“不过这根丝可以换,以后你走南闯北要是碰上真的锋利又坚韧的细丝,可以把它换下来。”

她虽如此说,陆荀意还是兴致勃勃地把那根金色的丝抽出来,试着去铰驿站房里的桌角。

半天磨出了一道深痕,虽不能如刀削泥一般把木头切下,但丝线也没断,陆荀意兴奋地把丝线收回项圈里,在一个小盒子里随便翻了块玉坠子出来,挂在项圈上头,戴在了脖子上。

“你送我的东西,我太喜欢了,你上哪儿寻来的,鲁阳县的县令也是个老古板,不让人在城里鼓捣这些,鲁阳没有卖暗器的铺子,我还只在西南走商的时候偶尔见过。”

许菁菁听她把鲁阳县令也称作老古板,不由得笑出声,鲁阳县令相传是个二十出头谨遵上令严苛御下的保守派官员,古板是有点,老却不老的。

“暗器算不得,紧急关头暂且防身而已,是我自己做的,买齐了东西,找一间铁匠铺子借了工具组合在一起。”

她看陆荀意不时摸摸发簪和项圈,眼见着爱不释手,也跟着欣喜起来。

合心意的礼物,也叫有些生疏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许菁菁才发觉玩起来满是孩子气的陆荀意,说起买卖的事,又是另一番光景。

她把她拉到桌前桌下,倒了杯茶,认真道:“你的酒如今可有个问题,缸子太大,我不专门做酒的买卖,除了酒还有其他的货物,所以这几时数百坛地堆在一处,实在不好运出去,路上乘船坐车的,容易碎还不好搬。”

“酒的味道是真好,不过要想往外销出去,这运送的事你要想个法子,否则各地也都有自己的美酒,若光是靠味道,运出去其实优势算不得大。”

“这个问题你要能解决了,其他的我都能给你安排妥当,你可能听过我们家从前也做过酒,但那都是几辈前的事了,后来每一辈都不碰这个行当,所以我对这个真是不了解,否则就亲自给你想法子了。”

陆荀意说的坦然,许菁菁心中提起一丝紧张,“那你同我合作,会不会不合陆家的规……”

“不会,你放心,如今陆家买卖上的事我说了算,酒行如今也已经不是什么碰不得的玩意儿,我还真就从你这里开始,给他杀个回马枪。”

“什么穆家,沽名钓誉的事情做得多了,还真当是自家的本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