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Motion Twin(2 / 2)

加入书签

看着会议室的讨论又开始歪了,贝纳拍了拍桌子,把话题拉了回来。

他按下了暂停键,将画面定格在了一个游戏的场景,这个场景是雾雨魔理沙的登场。

背景是虚化的森林,而前景则是2D像素风格的魔理沙,光源是细腻的阳光,这些光线照在角色的衣角、帽檐、不同的像素,有着很明显的光线阴影区别。

“看到了吗?这才是重点!这不是简单的像素游戏。”

“他们在3D环境里,使用了2D的像素角色,但又用上了现代引擎的动态光照、粒子特效和景深。”

贝纳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高亢起来。

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死亡细胞》的核心成员,虽然此时《死亡细胞》还未发售。

但作为也是采用了像素风格,横版过关的游戏厂商而言,他们对星辰展现出来的这个技术显然更感兴趣。

自然也能理解贝纳为什么这么激动。

“这技术,他们叫什么?”

“HD-2D”

贝纳几乎是秒回答。

回答完之后,又顺手点开了一个浏览器页面,上面是几家欧美主流游戏媒体的首页。

作为全球性的游戏展会,法国自然也有媒体报道东京游戏展,不过和日本,华夏的媒体不同。

欧美的媒体并不关心石原里美,新恒结衣成为了星辰代言人,甚至也不是《东方幻想巡录》这个游戏。

而是这个游戏,首爆出来的完全体HD-2D技术,以及这项技术所展现出来的,完全不同于当下游戏的美术风格。

虽然,在《东方幻想巡录》之前,《终末战线》《FGO》《终末生存指南》等很多的星辰都采用了一部分2D-HD技术。

可这些游戏大都是俯视角游戏,因此光影效果虽然有所应用,可美术风格,以及技术冲击力,远没有达到前世《八方旅人》上线的冲击。

唯有《东方幻想巡录》是实打实的,从横版卷轴的视角选择,到前景、中景、远景的景深模糊处理,再到专门为像素角色服务的动态光源和体积雾.

所有这些技术,被星辰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新的视觉体系。

最终成为了2D-HD技术。

前世,18年《八方旅人》上市的时候就在欧洲和美洲的游戏媒体中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SE自己也说,完全没想到游戏会在欧美地区的大卖。

可以说前世HD-2D这个技术出现之后,不仅在日本本土很吃香,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都有不错的影响力。

更别提《东方幻想巡录》的技术,本身就是星辰在《八方旅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的,且由于试玩DEMO是在PC平台。

不用受到Switch的制约,展现出来的效果可能比原版HD-2D还要更有冲击力。

其实在东方幻想巡录出来之前,Motion T工作室就研究过星辰的很多游戏,比如终末生存指南。

他们正在开发的《死亡细胞》,其实也有受到星辰游戏的影响。

如果此时楚晨站到他们面前,试玩一下《死亡细胞》的DEMO,就能明显感觉到,这条世界线的《死亡细胞》在光影的应用上,要比前世更成熟。

所以,在《东方巡录》出现之前,包括贝纳。

其实对自己还蛮有信心的,在和投资人接触的时候,也会提到他们在像素风格这一块的把握能力不比星辰差,也经常拿《终末生存指南》的成功来当背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