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你不急,我急(2 / 2)
褚栖月知道再逗她就真急了,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吃香文雅却又风卷残云般吃了起来。顾红秩就拄着下巴看着他吃,忽然又想到,她若是能一辈子都这样看着他吃饭,那该是怎样的幸福。
“怎么了?我有这么好看?”
看到他又开始嘚瑟,顾红秩笑了笑,“嗯,你最好看了。”
褚栖月瞬间心花怒放,顾红秩知道他这是要一发不可收拾,岔开话题,“我有件事想问你。童管家的夫人孟氏可是大家小姐出身?我看她气度不凡,不是寒门小户能养出来的。”
“她父亲孟清舟是建文年间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曾中过状元,也是一代大儒,后来因一桩错案他被下狱,随即在狱中自尽。当年因郑宦一党而无辜获罪的人有很多,孟家不算是最惨的,起码孟清舟自尽之后,没有人去找他家人的麻烦,他女儿因此才能安安稳稳地嫁人。”
听完之后,顾红秩的心又是一沉。
朝政斗争就是这么残酷,成王败寇,多数时候都不讲公道。
就像褚栖月说的,孟清舟虽是冤死的,但已经不算不幸,因为他一个人死了这案子也就完了,他的家人起码躲过一劫。可若是安国公府有被清算的一天,那所有的顾家人都不会被放过。这也是她宁愿把自己这条命豁出去,也要赌一把的原因。
“别看老童现在这样,他年轻时也是仪表堂堂的才子。老童当年受过孟大人的恩惠,算是孟大人的门生。
孟清舟在狱中自尽那一年,他刚好中了进士,当时朝廷要让他到翰林院去,那本来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他老师和他描述的天下文人的圣地。
但他知道,当时的整个朝政大权都被郑宦这样的人把持着,翰林院也不再是从前的翰林院,他一个进士去了那里,也只是池子里的一条小鱼,连被算计的资格都不够,又何谈给老师翻案,蒙冤昭雪?
而让他放下尊严和良心像其他人一样攀附郑宦,狠下心做那些肮脏的事,他又做不到。因此,他以家母重病为由没有应召,而是带着聘礼上门去了恩师家中,向师母求娶孟家女。”
说着,褚栖月停顿了片刻,才继续道:
“孟清舟和夫人恩爱,家中除了一个正妻之外就再无别的女人,哪怕他的妻子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他也没有纳妾。他撒手人寰后,他的遗孀和女儿无人依靠,他为官多年却两袖清风又没留下什么积蓄,原本来往的亲戚都因孟家获罪对她们孤儿寡母避而远之,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活,唯有老童没在这个时候和她们撇清关系,宁愿放弃做官也要照顾她们母女。
听说孟夫人嫁给老童时没有任何嫁妆,童家其他人都看不上这个新媳妇儿,觉得她是累赘又是麻烦,老童就带着她分家出去过,把岳母也接到家中照顾。
他用已逝父母留给他的钱,在京中做书局营生,靠着昔日同窗的人脉,就这么把日子一点点撑了起来。孟夫人虽然柔弱,却也颇有才干,跟他一起打理书局,日子过得也是和和美美。
直到再后来郑宦要倒台前风声鹤唳那一阵,郑宦像发了疯似的攻击异己,老童的书局因为发表了一个写文章嘲讽过郑宦的学子写的话本,再加上老童娶了孟清舟之女,就遭到了郑宦的报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