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历经风霜(2 / 2)
孟夫人早就在凤仪院里等顾红秩回来,见到她就福身道,“三小姐,殿下命仆妇来照顾您。”
顾红秩对上孟夫人通透的目光,心里发虚。
自从褚栖月知道她做的事后,她就感觉她对不起这王府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把她当未来的王妃娘娘来看待,指望她日后能当好王府的女主人,为燕王殿下掌起这个家,可她却抱着活不到成婚那一日的念头,在这里得过且过。
她带来的人向着她,王府的人必定也是心向褚栖月,他们以后会怎么想她,她心里有数。
但孟夫人对她的态度却和初见时没有两样。
人如其名,这个女人身上的温婉大方和素芷装出来的那种不同,来源于渊博家学和半生修养,犹如清风明月。她对细儿和百灵点头示意,两人知道她有话要和顾红秩说,相视一眼就退了出去,刚好她们本身也有话要对彼此说。
等卧房里就只剩两人了,孟夫人倒了一杯热茶递给顾红秩,在她对面坐下。
“三小姐,让仆妇陪您说一会儿话,好吗?”孟夫人的声音轻柔,对她笑了笑,“不知有没有人和您说过,我和夫君在被燕王殿下收留之前,其实已经走投无路了。”
顾红秩听褚栖月讲过这段往事,她迟疑了一点,缓缓点头,“殿下和我说过夫人你的身世。”
闻言,孟夫人低头又是一笑。
从她脸上,顾红秩看不到自怨自艾的悲伤,只有历经风霜后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
“当年因为父亲得罪了郑宦,我和母亲受尽白眼,就连平日里常走动的亲戚都对我们唯恐避之不及。”
说起这些伤心事,孟夫人的神情十分平静,没有怨恨,亦没有愤怒。
“父亲在世时有过很多门生,他生平最大的喜事就是指点那些有文才的学子,然后用他的人脉举荐他们,却不收分文回报。因此在他走后,我和母亲私下收到了一些援助,帮助我们的人都不敢露面,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以后还要考取功名,若是被郑宦知道他们和孟家走得近,对他们的前途不利。这些我和母亲都理解,也很感激他们,能做到这种程度,他们已经很有心。但在京中的花费甚多,光靠别人好心的援助,我和母亲的日子过不下去,我们就商量着回祖籍之地,去投奔叔公。母亲给叔公写了一封家书表明了我们的念头,但叔公却回信说家里境况也不好,恐怕没法关照我们。”
顾红秩眸光微沉。
但凡懂些人情世故的都知道,这就是世间多数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因此连亲戚情分都不顾的人也大有人在,孟婉意那位叔公的做法虽然无情,可亦是常态,苛责也没用。漂亮话谁都会说,大家也都知道重情重义的才是好人,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还是有很多人会这么选择。
“当时我就想,郑宦真是威风啊,他的势力不仅在京城,就连十万八千里之外的蜀州都臣服在他的**威之下。他说一,别人就不敢说二。”
孟夫人微笑道:
“父亲得罪了他,别人就不敢近我和母亲的身,就连亲人都是如此。但我和母亲还得活。我从小接受的教导是不能抛头露面,以后要嫁个好人家,然后安心相夫教子。但有了这件事,我原以为我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我安慰自己说,这也没关系,嫁不出去,那就靠自己活。我想靠文墨挣钱,可遇到了很多阻碍。因为我是孟清舟的女儿,也因为女儿家的字写得再好,文章做的再出色,在世人眼里也都是不入流的闺阁戏作。那时候我才知道,想要活着吃一口饭,是这么难。”
顾红秩看着孟夫人波澜不惊的一张脸,心里生出的是由衷的敬佩。
如果是她沦落到和孟夫人当年同样的境遇,她能撑下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