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多多的过去(1 / 2)

加入书签

钱多多出生于渝市某个偏远的小镇,据周围的大人所说,她出生的时候是冬天,正是腊梅开得最好,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腊梅香气的季节。

她没见过自己妈长什么样,有人说生了她之后就跑了,也有说是大出血死了。她外婆是个捡破烂的,就靠卖废品给她喂点米糊糊把她拉扯到三岁多,可惜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外婆没熬过去,只留给了钱多多一个破烂棚子和满屋还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废品。

钱多多自此正式“孙继婆业”。

她似乎天生骨子里就有种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才三岁多,身边又没个大人,肯定活不久了。

但她活下来了,虽然不算太好。

天冷的时候,她就跑去山上捡柴,动起来就觉得没那么冷了。实在饿得不行,也偷偷去田里摸点农民过冬窖的红薯,那个很饱腹。

别人看她可怜,有手头宽裕的,也会施舍给她一点东西。

“其实冬天还挺好的。虽然很冷,吃的也不多,但只要再熬熬,就是春节。穷人的春节是一年里吃得最好,穿得最讲究的时候。他们大扫除会扔很多东西,我就可以捡回来。”

“也会有大人给我家里小孩穿不下的旧衣服,我把它们裁剪出来重新排列组合,于是我也穿上了新衣服。”

“我永远都记得我第一次吃蛋炒饭,是村子里一个老奶奶给我的,大米饭有点硬,鸡蛋很少,葱花很多。”

“不过有滤镜加成,我至今仍然觉得,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大米饭。”

香得她舌头都要掉下来。

“就这么囫囵凑活了大概两三年吧?”小孩子对时间并没有太明确的概念,钱多多也不确定到底是两年还是三年,“我们国家开始慢慢走上正轨了,县上修了一家孤儿院,镇上的大人就联系了一下,把我送过去了。”

只是渝市本来就比较穷,县上的条件也没有好多少,但至少,能睡有屋顶的房子了——虽然下雨的时候,还是要用大盆小盆接住漏雨的地方。

至于吃的,至少是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后来就有了义务教育,我运气比较好,正好赶上第一批,早早就有书读了。孤儿院里有好几个年龄比我大的孩子,都和我一起上的学。不过他们比较蠢,初升高没拿到奖学金,就辍学进厂打工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北市的好心人定向资助了我,负责了我所有的开销,还跟我写信,让我不要太节省,正是身子发育的时候,如果有要用钱的地方就跟她打电话。”

“我一次都没给她打过。”钱多多说起这个,有点骄傲,“我从初中就开始兼职了。也是小地方,人均消费水准不高,那些小屁孩都穷得很,一周零花钱才几块。不过我们班有个小富豪,一周有五十块零花钱,我就每天帮他写作业跑腿,他答应一周分我20.”

“别小看20块啊。哪怕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20也够吃饱一顿饭了。我初中那会儿,一个馒头才五毛钱,我一顿一个馒头的话,伙食费一周20还有剩。”

“我高中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肯定发育不起来了,小时候亏空了身子,现在再怎么补也没啥用,还不如把钱省下来,万一有急用钱的地方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