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天才出错的概率几乎是0%好吧!(4k)(1 / 2)

加入书签

第267章 天才出错的概率几乎是0%好吧!(7.4k)

三个小时后,璧山实验基地的远程会议室里,郑教授、张昊和小苏三人,正襟危坐屏幕上,一个身穿黑色衬衫的年轻男子,正悠閒地品著茶。

“所以,”周宇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你们炸了一个接收器,然后发现,它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反射器”

郑教授有些尷尬地点了点头,他小心翼翼地组织著语言,生怕周宇听不懂他们的“天马行空”。而张昊则一脸傲娇,仿佛在说:“看吧,我就说我的想法是对的。”

“周教授,我们发现,微波能量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可以被——-被控制,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全新的传输方式—”郑教授勘酌著用词。

周宇听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玩味的笑容。他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著张昊眉飞色舞的描述,直到张昊讲完,他才慢慢开口。

“有意思。”周宇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郑教授和小苏都紧张地看著他,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提出一堆复杂的技术问题。然而,周宇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小苏,你设计的保护机制,是不是用了三相共振阻断”周宇突然问道。

小苏愣了一下,隨即点了点头。“是的,周教授。这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的保护机制。”

“那张昊你呢”周宇又看向张昊,“你是不是採用了非线性介电材料”

张昊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没想到周宇竟然能猜出他的设计。

周宇嘴角微微上扬,但眼神中没有任何笑意。

他这学生怎么看上去蠢蠢的

周宇想吐槽几句,但为了不影响魅力值,他只好说道:“小苏的保护机制,三相共振阻断,在常规功率下確实是最稳定的。但它的原理是通过频率偏移来阻断能量。当你们的传输功率达到极限,它就无法在瞬间完成频率计算和偏移,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他顿了顿,又看向张昊:“而张昊的非线性介电材料,是导致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

张昊有些不服气:“可它也正是因为这个,才產生了完美的反射!”

“那是因为你忽略了它在极端条件下的相变点。”周宇语速极快,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被验证的真理。

“这种材料在承受超过其设计閾值的能量密度时,会从介电相瞬间转变为金属相,这个相变过程,不是平稳的,而是剧烈的,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释放,也就是你们看到的爆炸。”

他再次看向郑教授:“爆炸是意外,反射是巧合。你们需要找到的,不是如何利用这种不可控的相变,而是如何创造一种在极端能量下依然保持稳定的材料,同时,又能精確控制其反射率。”

郑教授三人听得自瞪口呆,周宇的分析如庵丁解牛,將他们认为不错的方案剖析得一清二楚。

周宇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现在除了把知识直接灌进对方脑子里,其他方法肯定行不通。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何泰寧呢”

“在实验室。”

“你们把他叫来吧。”

不到十分钟,一位穿看白大褂男子推门而入。

何泰寧环顾四周,看到周宇和郑教授都在,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郑教授,示意他坐下,然后简明扼要地將张昊的“爆炸实验”和自己的分析复述了一遍。

何泰寧听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当周宇提到“介电相向金属相转变”时,他眼晴一亮,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这个思路很新颖,但也很危险。”

何泰寧抬头说道,“你们需要的是一种软性相变的材料,或者,一种可以在高能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的复合材料。”

“我们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寻找能够吸收高能微波的材料,但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寻找一种可以反射它的材料。”

“不,我们不是要反射,”周宇纠正道,“我们是要控制反射。”

何泰寧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周宇的意思。他再次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化学式,然后又划掉了。

“这需要重新设计材料的分子结构,”何泰寧沉思道,“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微波的刺激下,精確改变其晶格结构的材料,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微波频率,来控制它的反射率。”

“这个估计有些困难,因为—”

何泰寧话还没有说完,周宇就提醒:“让小苔蘚帮你。”

“她一个人工智慧,最擅长这个。”

何泰寧愣住了。

在丑国和霓虹的联合实验室里,他不是没有接触过人工智慧,但那些人工智慧更多的是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辅助研究。

像周宇这样,直接將一个人工智慧当作独立的、有能力解决最前沿科学问题的合作伙伴,他还是头一次见。

他心中暗自吃惊,传说中的小苔蘚真有这么厉害

“导儿,那我呢”张昊看著何泰寧有了新任务,心里痒了起来。

“你”周宇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待著,先別动,免得基地被你炸上天了。”

“本来璧山基地目前只建造了一部分,你再操作下,目前这一部分估计用不成了。”

张昊本来想向郑教授求救,让对方帮忙说几句,没想到却看到郑教授深以为然地点头。

会议结束后,何泰寧立刻回到了实验室。

他召集了团队里最优秀的两名研究员,向他们简单介绍了周宇的设想。

其中一名研究员,名为李文,对前沿计算机技术有所涉猎。

“小李,你帮我启动下小苔蘚。”

李文愣了一下,隨即笑道:“你直接说就行了,小苔蘚隨叫隨到的,比什么siri,小爱同学智能多了。”

何泰寧尝试道:“小苔蘚,请你帮我运算一个问题—”

【收到,小苔蘚迅速开工中,请您提供相关数据——】

何泰寧按照小苔蘚的提示,將自己的研究数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如何设计一种能够精確控制微波反射率的材料一一输入了进去。

然后,他看到了他这辈子,最难以置信的一幕。

电脑屏幕上,一行行代码,以肉眼无法分辨的速度,疯狂地跳动著。

数据流,像是瀑布般倾泻而下,无数个复杂的方程式,在他眼前,被瞬间解构,又瞬间重组。

何泰寧瞪大了眼睛。

这这运算速度,是常规超级计算机的—.上千倍!

何泰寧的心臟,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曾经在丑国的实验室里,见过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但那种运算速度,与眼前这台电脑相比,简直就像是蜗牛和火箭的区別。

何泰寧喃喃自语,他无法理解,一个普通的电脑,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运算能力

“你估计不知道吧,小苔蘚可不是普通的人工智慧。”李文听到何泰寧的自语,热心解释了起来。

“它的核心,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何泰寧瞪大了眼睛,他知道量子计算是未来的趋势,但他也知道,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地將量子计算,应用到实际中。

不对,龙国好像技术上突破了,难道他们已经正式运用了

“这—这运算出来的结果,真的可信吗”

何泰寧的科学素养,让他对这种超乎寻常的速度,產生了本能的怀疑,他知道,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严谨,是反覆的验证,而不是这种,一而就的神跡。

“当然,她已经叠代了上亿次,她不是在简单地运算,她是在学习,在进化!”

“她通过分析目前已知的所有物质分子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微波反射率,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她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在瞬间,从这个资料库中,筛选出最合適的材料,並进行虚擬重组。”

“她已经模擬了上亿种可能性,每一种,都经过了最严谨的物理模型验证,她已经知道,哪种材料,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她所给出的结果,可能比我们用几十年,去摸索出来的结果,还要准確!”

何泰寧听著,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他原本以为,人工智慧,只是一个高级的计算器。

但现在看来,她更像是进化成了一个拥有独立思维的新物种。

他想到了他在丑国和霓虹的联合实验室里,那些科学家们,还在为如何提高百分之一的效率而爭吵。

而龙国,已经將人工智慧,应用到了最前沿的科学领域,而且,还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

“这——这太可怕了。”何泰寧喃喃自语。

霓虹和丑国如何在人工智慧领域超过龙国

他不禁庆幸,幸好他回来了。

只有与这种力量合作,他们才有可能,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博弈中,贏得最终的胜利。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將目光,重新投向了屏幕。

时间匆匆过了两个月,寒冷的风吹拂著地球大片地区。

纳森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他们已经约谈了国內几家大型电力公司的负责人,这些公司的態度各有不同,有的表示谨慎乐观,有的则充满了疑虑。

他们无法轻易放弃对传统能源的巨额投资,也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心存戒备。

但纳森和霍华德已经明確无误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是一场国家战略,不容置疑,这些负责人虽然没有立刻拍板,但也表示会回去仔细考虑,等待进一步的商谈。

今天,他们要见的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一一太洋煤气电力公司执行长,霍普。

会议室的氛围异常凝重,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

纳森和霍华德坐在会议桌的一端,而霍普则带著他的法律顾问坐在另一端,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纳森捉摸不透对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