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尼伯罗之死(1 / 2)
梁笙上辈子都没有主动亲过异性,这回总算主动了一次,朱丹心本来是怒气冲冲的来,没想到梁笙来这招,惊讶之下从脖子红到耳朵,脸上更是像抹了厚厚的胭脂一般。
梁笙抱着朱丹心,两个人身子挨的近,朱丹心眼睛瞪的老大,双手微抬,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呆愣了片刻之后,终于冷静下来,推开了梁笙。
朱丹心脸红心跳,殊不知梁笙也不遑多让,耳朵也是熟透的苹果,红的可爱,不过朱丹心显然没有忘了她是来做什么的。
“你,你当真不要命了”
“不怎么做,女帝怎么下的了狠心,杀了宣华呢”
“我知道事情刻不容缓,但你不应该自作主张,要是你提前知会我一声,我也可以把红株草…”
朱丹心话还未完,梁笙就说:“不行的,我这一步,只有你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毁掉所有的红株草才行,否则后面的计划根本无法进行”
“可是…”
“我知道”
“你…”
朱丹心气的不行,因为就算《星岚集》上的药方,她凑不齐药物,但她大姐患病多年,朱家对于红株草的功效和用法自然很了解,她已经去信让人研制药物,这信刚去了多久,红株草就没了,亏她还想亲自回去看看炼药的进展。
“毁都毁了,你现在与其在这里生气,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办吧,现在铅华去守陵,尼伯罗不知下落,星岚集也应该落在了女帝手中”
朱丹心说:“我…我来带你走的,红株草被毁,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去,你现在收拾东西跟我一起走”
梁笙摇了摇头说:“我怕是走不了…”
话音刚落,女帝的圣旨就到了,众人跪地接旨,圣旨中说了一大推没有用的话,只有最后几句让朱丹心心里一颤。
“…安贤乡君对朕之社稷有大功,朕近日惊闻其身体有恙,朕心实不能安,遂赐下御医三人,灵药数种,以示关心,然其居所嘈杂,不利休养,朕特许安贤乡君至朕晴风行宫养病,钦此”
“谢陛下隆恩”
接了圣旨朱丹心看着梁笙,无语凝噎:“你是要我心疼到什么程度呢”
“走吧,然后快点回来,我等着你给我送救命的药”
朱丹心回身走了,只不过她走的路上留下了一串突兀的雨迹,红株草毁了,朱家也就没有价值了,所以朱家必须全力以赴抢救红株草,同时红株草也是梁笙的救命药,女帝有药方,也有药材,这是她的优势,梁笙要想活,就必须要受制于她。
但朱丹心明白梁笙不在乎自己的命,若是女帝真的把他逼急了,以他的性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现在之所以还有耐心跟女帝周旋,是因为女帝不了解他,她以为天下人都怕死,朱家是,梁笙也是。
朱家还有把柄落在女帝手中,当初樊城的事,朱丹怡也有参与,但郭家平反后,女帝压根儿都没有提朱家,若是红株草真的出了什么事不能恢复,那只要女帝以这个借口处置她们,她们也无可奈何。
“嗯?不对”
朱丹心心脏一缩,突然想到,朱府的红株草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毁了,而且还是宣华的人刚刚到的当天晚上,还有宣华引李家人进凤京的事,说是巧合,哪有这么多巧合。
“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朱丹心想罢归心似箭,与此同时朱丹婷也得到了消息放下一切工作往樊城赶,在康县老实在在的朱雀仙也在接到消息后,立刻就启程往樊城赶去。
宫中的女帝刚刚吃下一颗红色的药丸,正在喝燕窝,还好,请点过后,她手中的药还有很多,而樊城炼制好的一批药也在路上了,朱家最后把红株草救活,否则一个都别想活。
“陛下,这是景华殿下差人送来的私信”
“打着仗呢,怎么这么不专心”嘴里虽然这样说,但看景华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的关心之语,也很是欣慰。
在女帝心里,景华是个好孩子,就是太单纯了些,而宣华,算了不提也罢,在想到铅华的时候,就有些不悦了,那到底也有洪家人的血脉,她早就不想理会了,没想到还活着,既然活着,那就利用一番又如何,反正的自己女儿,还不是她要她生,她就生,她要她死,她就死吗。
“景华走之前不是给朕送了四个厨子吗,让她们每人都做几个拿手菜来”
内侍答应着赶快去吩咐,不多时桌上就摆了许多菜,女帝看着这些新花样,就召了那四个厨子问话,为了讨女帝欢心,她们简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中有几个菜色都是唐国公认没人吃的东西,本身味道并不好,内侍一听材料,就要把那厨子拉出去打死,但女帝尝了尝菜,居然觉得很可口,就喊了停。
问那厨子是怎么做的,那厨子都吓的快尿裤子了,战战兢兢的说是用了异国的调料和配菜,因为惊吓过度,说话有些语无伦次,但女帝还是听出来了,这把不好吃的东西变成美味,都是异国调料的功劳。
那厨子跟异国人学过手艺,还说了许多异国的东西,比如说她们没见过的玉米,马铃薯,辣椒,番茄等等,还有调料香料,都与唐国大不相同,待女帝说想尝尝其他菜色时,厨子说没有异国的食材,做不了。
不过女帝也没有深究,当初景华也向他提出过与异国通商的事情,难道这也是她在做铺垫,不过女帝此时最为关心的还是红株草的事情,没有心情关心通商的事情,就吩咐了内侍王慧,让人采购着食材调料,这事就算过去了。
“把这道菜赏赐给行宫的安贤乡君吧,他正病着,也好补补”
晚上女帝批完奏章,只觉得腰有点酸,王慧给她按摩的时候,女帝随口提起安贤乡君现在怎样了。
通报的人早就来过了,王慧随口就答:“回陛下,那位安贤乡君安顿好后正要吃饭,陛下的赏赐一到,他就谢恩,还说‘陛下赏的菜,色香味俱全,今天我就是闻味,也能吃两碗饭’,结果就真的就着陛下赏的菜,吃了两大碗饭呢”。
“到是好养活”
“到底是穷苦出身,没什么见识”
“我看他见识挺多的,而且胆子还不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