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品听阁(2 / 2)
李清兰转身看着这位有点文质的样子的中年,还是有些像自己的爹爹年轻的时候,有几分亲切,便道:“在下轻尘,就是观月楼的新掌柜!请问大师有何指教!”
伯乐于大人更是不解,上一次去徐府从没见过此女子,这徐府的出众园竟然没有选她入园?这庆安国的貌美与气质都上品的女子怎么就成了观月楼的掌柜?他向身边的几位随从道了几句,很明显,是吩咐他们去查李清兰的底细。
于伯乐清了一下喉咙,“这‘品书阁’与‘品听阁’就一字之差,你为何不选‘品书阁’?再说,这‘昔日醉里观月,今朝品茶听书。’与‘品茶观尽庆安城,听书品览天下事’相比,显然前者的诗意好,轻尘掌柜为何选后者?”
“大师,您的诗,只是阐述昔今的变化,没有本观月楼的重新开张本意,而‘品茶观尽庆安城,听书品览天下事’则概括了本人开店的初心,你的题名重一个‘书’字,另一题名重点一个‘听’字,试问‘听’是不是更好的站在客人的角度?我们是为我们的客人提供更好的休闲时光及空间,因此两首诗,两个题名,我更喜欢‘品听阁’,感谢大师的参与,阿智,给所有题诗题名的人都记下来,记得予免费一日!”
于伯乐想了想,觉得李清兰所说极其有理,如此女子,竟然也有诗文的造诣,还长得超凡脱俗,轻尘?从来没听说过,他还是百思不解,转头看着林牧华,见林牧华向李清兰露出赏识的目光,心里更是想不明白,恐怕,此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清兰进入了观月楼,围观的众人你推我挤,都想进新布置的观月楼一看,见那人潮如波涛汹涌,便道:“把他们拦住,待开张之日再开放入内!”
许亚智但拦在外面,“大家请回吧!品听阁将明日辰时开张,请各位相互告知!”
桥路先生跟着李清兰进入了观月楼,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里的装饰如此新颖,不但采光适当,每一处都在凉风徐徐,特别是特尊位置,更是舒适无比,每个张椅子与桌子都是上品花梨所做,茶具与庆安城贡瓷可以相媲美,相信此品书阁一开张,不久,这里装饰物件的都有出处都要升为皇宫的专贡。
“桥老,你就坐在此处,把你脑子里的书与故事都分享予我们的客人!你就是我们品听阁的主角,你看,这里还需要什么装饰或者你所需要的道具,你尽管提!”李清兰对许亚智所做的装饰布局都甚是满意,只是忘记吩咐他,给她留一间房间做为休息用。
“东家,这已经是太好了!我桥路从来没有想过有今日,能在庆安城最有名的地方说书,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你的重负与厚待!”这桥路先生激动地泪水都出来了,扑通在李清兰面前跪下。
“桥老!快快起来!我看要不这样,让你的女儿桥乔也来这里,她做一些杂务,为客人煮茶,这很容易学的。”李清兰真的是好人做到底,对桥老颇是照顾,“阿智,你想办法腾出三间房,一间是供你们几个兄弟休息,一间给桥老父女,还有一间就是为我所用。”
许亚智即露出难为的表情,“这,这,掌柜有所不知,这观月楼的位置独好,不少客人都想包厢品茶听书,抚琴奏乐,我们要很多的房间,我们兄弟就不用在这里休息了,我们就予你留了一间上好的房间,就在三层的东边,是整个楼最好的位置,据说风水也极好。”
“东家,你的好意我领了,让乔儿来这里也可以,但我们还是不要在这里住下,这观月楼都是金银,这万万不可!”桥路心里不安,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了这般菩萨心肠的好人。
“桥老,您不要推脱,其实是我出于私心,想您多讲一些故事,多为我们品听阁挣钱!”李清兰的话让人听起来甚是舒服,这桥老更是感动。
“阿智,把那个最好的位置列为贵客处,为高价包厢,其价格定为每日整个品听阁支出的三番!在一层设三间休息间!”李清兰的话让许亚智不再敢反驳,毕竟这是合格掌柜所想到的。“好的,掌柜,我们现在便去办!”
此时,阿财匆匆忙忙冲过来,“掌柜!掌柜!有一封官府公文送来!” 李清兰很惊讶,对啊!没有与庆安城的官打交道,看来又要失财了,她接过阿财送来的信,咋一看,怎么是一句莫明其妙的话,“轻尘掌柜,今酉时于观月桥见,商议以堵众官之口之事,限时见!”
“掌柜!这官府我们都给送礼了,他们送信来,难道胃口增大了? ”阿智见李清兰的脸上写着疑惑,李清兰才微微一笑,“有意思,单单看此人的书法,就应该去见上一面,还真没见过字能写成如此洒脱飘逸,这字如画,画如境的境界!不是!阿智,你们都放心,没有什么事,我摆平便可。你们都忙去吧。桥老,你把桥乔接过来学一下煮茶吧。”
李清兰都想不到自己能在这无亲无故的庆安城内稳住了脚跟,她只想趁此机会寻一下自己的爹爹,顺道帮助一下这庆安城的百姓,她想到那时在原来的李府门上那雕花的手法与自己爹爹的手法很是相似,她便一一打探,终于寻到庆安城外的一间残破的木屋,屋顶上见漏,四处透风,窗户破烂不堪。
一位十二三岁的女孩穿着破衣衫,头发凌乱,她在煮着粥,正吹着那柴火,一股浓烟逼出,“咳!咳!......”那火还是点不着,李清兰便走了过去,轻轻动了一下手,火一下子燃烧起来,十分旺,金黄的火苗烧在那破旧的锅底上,透过仙眼看到,盖好的锅里只是寥寥无几的米粒,怪不得这位女孩瘦得弱不禁风的。
女孩抬高一看,眼睛都定住了,“神仙姐姐?”她的脸蛋上有几画黑黑的柴灰污迹,李清兰伸手去给她抹去,“小妹妹,你怎么喊我神仙姐姐?”
“我听过桥先生的书,这世上是有神仙的,而且神仙都长得很好看的,你长得么好看,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姐姐,你一定是神仙,是吗?桥先生的故事里,神仙都是帮助好心人的,神仙姐姐,我阿爹是好人,你帮我治好他!好吗?”
小女孩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让李清兰很是感触,她握着小女孩的手,看了看四周,根本没有别的人,只有那些雕了一半的红木,那雕刻手法与自己爹爹的手法越看越是相似,只是她爹爹所雕的是玉,这里雕的是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