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章 新欢(1 / 2)

加入书签

皇太后慢慢品了一口茶,这太北山的云雾茶四处飘香,林天帝却显紧张,双手双脚都不知如何放置。皇太后品喝完茶后便对林天帝道:“国师,你说珍儿是你的夫人,这是事实吗?”

“当然,兰儿就是我的夫人!”林天帝回答到干脆,心里却没底,这夫妻之礼是有了,但夫妻之实还没有,怎么都显得心虚。

“那兰儿为何说不是?你作何解释?”无畏太后盯着他,双眼是责备与不满。

林天帝果然慌了,“那是兰儿在生我的气!她与我拌嘴了,那只是气话!”

“哦?原来是这样?你未能让兰儿开心,说明你不配当她的夫君,现在兰儿是新安国的公主,她的身份地位不同了,她喜欢什么了的夫君,当然是由她选择,但是,前提是一定能让她开开心心的!”

“太后,我,我一定会让兰儿开开心心的!”林天帝说完此话,心里却没有多在的底气,毕竟现在凡间见有妖魔出现,不是自己要安分当个凡人就行,这妖魔会有一天寻上门来,那时,就是任他们宰割,他还要寻回自己的另一半残魂,以应急时所需。

“口说无凭!

国师,你还是回你的国师府好好为皇上办事,把新安国的新法新规理一下,想一想如何定国安邦,现在兰儿在气头上,你还是别再去寻她!”皇太后说罢站了起来,“本宫要说的话就是这些,本宫亏欠兰儿很多很多,本宫要她过得好好的。”

“皇太后,我!您!”林天帝说不出半句话来,他还是怕兰儿不会原谅他。

“就这样吧!日后,不准擅自去宁清殿!国师可听好了?”皇太后再三叮嘱。林天帝没有办法,他只能点头答应,这是皇太后的口谕,岂敢公然违抗?

宁清殿里,李清兰在殿里转了几圈,想要出门,却被拦下,她再也忍不住了,“我要出去!你们把我当犯人看待了?”

小荷即跪下,“公主息恕!这是皇太后的命令,小荷现在只能听太后的,林公子去喊娟美人,估计也快来了,公主不如听听林公子的解释。”在小荷心中,她巴不得林公子与李清兰成一对,若是早日成亲生出一个娃来,她便可以到老夫人的坟前上一柱香了。

“皇太后?我要见皇太后!”

李清兰知道皇太后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那日皇太后坐在她的床边给她讲当年的故事,知道并不是皇太后要丢弃她,而是后宫争斗的结果,李清兰只是那个牺牲品而已,也就如天帝那样,一出生就落个仙根不稳,骨肉分离。

李清兰早已想与自己的亲生娘亲好好拥抱,可是,皇太后来的时候,她总是装着睡得很沉,所以一直没有与皇太后正面相对,李清兰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她,毕竟还算陌生。

李清兰说出要见皇太后时,小荷都要跳起来了,门外传音侍卫风一样冲向宁和殿禀告。

皇太后听了,高兴得不知所然,让婢女予梳妆,还特意换了一套近平民的普通衣衫,反复摸着头上的发饰,对着铜镜照了又照。

“太后啊!从来没见过你如何讲究!”、

“这可是大事,珍儿要见我了,我都不想称自己本宫了!嬷嬷,你看,这可好?”皇太后抖了抖衣衫,转了转身,“珍儿过惯百姓的生活,一套普通百姓的衣裳,她一定会觉得亲切。”

从宁和殿到宁清殿只隔一个院子,皇太后没有坐轿子,没有别的侍卫,她也不让人高喊:“皇太后驾到!”就这么推门进了宁清殿。

李清兰看着窗外,她在想林天帝,他不是说要娟美人来说清楚吗?怎么就没有了回音。他不会送上门去了吧,被娟美人施计留下了?李清兰越想越觉得自己要崩溃了,自己怎么会想到这些,这莫明的火就来了。

“兰儿!”皇太后已走到她的身后不远,李清兰却没有觉察,她猛转身以为是林天帝,明知道这声音不是他,然而,见到是皇太后一身民妇的打扮,朴素而不失高贵,她的眼眶里的眼泪在打转,闪着泪光,深情地看着李清兰。

“太后!”李清兰不知道如何面对,便跪下,那一声娘亲怎么也喊不出口,尽管自己很想与她相认。

“兰儿,你就是我的珍儿!是我的珍儿啊!你一出生就被抱走,我以为永远都无法见到你了,没想到,天有眼,我们还是重逢了!兰儿!”太后握紧李清兰的双手,泪水成行,含泪的双眼全是满满爱,聚满了浓浓的母爱。“是娘亲没有用,没能好好保护你!兰儿!”

“不!这不是您的错!我都知道了!不是你的错!”李清兰不知道说些什么,心里只是感动与欣喜,热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你知道了?兰儿!”

太后一下子把李清兰给抱住,一手抚摸着她的头,让李清兰感觉回到养娘的怀抱,她也紧紧抱住太后。

“太后,我只是不敢相信我的亲娘竟然是曾经的皇后,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我做梦也没想到。”

“叫娘!!兰儿,叫一声娘!”太后双眼期待地看着李清兰,李清兰跪下向太后叩了头,“兰儿对不起娘亲,其实兰儿在城外周店醒来时就知道您就是我的亲娘,只是!”

“不!是娘亲不好!兰儿!是娘亲不好!”太后也跪下,抱着李清兰在痛哭,如此,李清兰在拥抱中,在泪水中,她感谢命运,自己还活着,还能寻到自己的亲娘,即使命格再不祥,同时也有不少的福气。

接下来的日子,李清兰又回到了小时候团宠的环境里,不但穿衣配饰、吃喝都是有人服侍着妥妥贴贴的。二哥李天瑞因为她的关系,在皇宫里当差,方芸当然是在太医院里研究治病救人与美颜之方子,皇太后为了报答李才琨,在宫里开建一座玉雕坊,李才琨沉浸于美玉雕刻中。桥路先生则入了皇宫的戏班里,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都因为李清兰是新朝的公主,都过上了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