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天后之命(2 / 2)

加入书签

“公主考虑一下吧,否则,这西域魔气渐生,将要威胁到凡人及仙人的生活。”仙命留下如此的话,便离开。

“这与我何关?”李清兰大喊!

她抱着头,想不信,但这仙命君说得如此离奇,还怕应验,这凡间的何道长所说的命格如此应验,这天上的仙命君所说的若是应验,这可怎么办?

左神将来到西域,在那废墟里表面并没有发现异常,若是仔细观察,那个封印通天魔的石块开始有了裂缝,他即运用自己所有的仙力,都注在镇妖石上,把那块镇妖石的裂缝给缩小。

此时,通天魔在李清兰的心上翻转着,刚才见到仙命君时,他极力藏起来,终于过了关,如今他难受得在李清兰心尖上打滚,让 李清兰一下子难受,差点打滚跌倒。

静云上仙接到风缘乐的传信,她对左神将道:“营传,太师急召我们回太北山!”

左神将把西域的状况空传到天宫上给鲁帝,便与静云上仙回太北山。太北山上被薄薄的云雾笼罩着,一场秋雨刚过,依旧见红叶飞飘。

静云上仙与左神将走在山间里,几处鸟鸣,远处瀑布直流,静云上仙拾起一片红叶,并在上面写了字“心念营传”,递给左神将,随后往前快走几步。

左神将见此,笑了,看着静云上仙的背影,把红叶藏在胸襟里,上前把静云上仙拉住,一吻上前,静云上仙简直太飘了,她不敢相信一直不懂风情的左神将竟然开窍了。

太北山上,有如此美景,一对仙人恩爱有加,谁人都羡慕吧,李清兰在远处见到了,心里想到是她与天帝置身于这一片美好,两人相爱得如此简单而透彻。

李清兰看着太北山这漫山的红叶,几声鸟鸣,都是悲秋的符号,她心里更是失落无比,她胆怯了,左神将与静云上仙都回了太北山,他们一定空不下她。

在凡间时,他们发现她体内的那股可以与仙力相抵消的似乎魔力内力,恐怕此次一定会把此次告知太师,从此,太北山再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李清兰很伤心。

秋雨蒙蒙,丝丝散落在李清兰的脸上,沁到她的内心里,她本能一把绿油伞出现遮着纷纷扬扬的雨,子浓在山上砍柴,远远看到李清兰,本想去喊她,却在一瞬间看不到她的踪影,那是因为通天魔开始强大,他控制着李清兰往西域飘去。

子浓摸不着北,自己是太北山最小的修仙者,还没达到入仙的境界,也不至于出现幻境吧,他回到太北山继续他的厨房杂活。

静云上仙与左神将被请到密室里,密室里绑着两个人,一是昔日的太子巴拉图,一位是林公子,他们都被塞住了嘴巴,都晕了过去。

太师坐于高石上,闭目养神,双手在动颤着,他在探查着巴拉图与林公子身上的魂。

静云上仙与左神将相互看着,他们十分奇怪,这巴拉图身上有天帝的半个魂,这林公子身上也有?他们怀疑过,但怎么没有发现?

“见过太师!”

“参见师父!”

风缘乐见他们来到,便睁开了双睛,“你们回来了?天宫的情况如何?”

“天宫还算平静,西域的镇妖石开有裂缝,营传已经处理好了!”左神将的话很踏实,这让风缘乐也算放了心,他叹道:“若是如此,我们还是有时间的!营传,你探一下天帝的两个半魂!”

风缘乐觉得不对劲,这两个魂,看上去都是天帝的魂无疑,只是感觉一个是阴魂,一个是阳魂,阴魂在巴拉图身上,得了重病,一个是阳魂,在林公子身上。

阴魂上依然有着凡尘咒的束缚,但是有一颗要当天帝的权力之心,有望当天帝,重新执管天宫的雄心。

阳魂里有着健壮的魄体,即可修为上上神,而且没有半点凡尘咒的指染,可是没有半点权力心思,只想做一闲云野鹤,快乐之仙。

左神将使仙力探查,他所及的可以分辨巴拉图身上的魂有着凡尘咒的牵制,而林公子身上的魂刚仙根足旺,而且算是上品仙根。

此时,左神将明白了风缘乐的顾虑,他便道:“太师,作何打算?”左神将深知,此事只有太师才能作主。

“唉!左神将啊!按理,我应该高兴,只要让志良脱离凡尘咒就别无所求了,可是,这两个魂若是只回一个魂的话,怕是志良根本无法醒来!”

魂穿下凡之仙极其少,魂穿下凡还分了两个魂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应该如何回魂,还真不知有何更好的办法。

左神将只是想起仙命君,要一个魂回仙体,那只有仙命君有办法,只是想要仙命君帮成志良,那真的是难!他可是掌管仙命之仙,即不能威逼得罪他,更不能贿赂他。

洞里一阵沉默,静云上仙见到林公子现巴拉图,不由想起了李清兰,她便道:“太师,静云认为让阳魂回天帝身上,他一定会醒来的,若是让李清兰伴随天帝左右。”

左神将则急了,“这万万不可,李清兰身上似乎有一股妖魔之力,再把她留在天帝身边,那就是养虎为患!”

“李清兰身上有妖魔之力?

我的猜测果然没有错,她的身份一直值得怀疑,她很可能就是当年丹绵妃所下的一个棋子。对志良有而无一利啊!”风缘乐叹道。

“风老头,我都查过了,她只是修道成仙的一位桃花仙子,当年因为得罪了丹绵妃,被处理下心的,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复杂!她也救过那么多次天帝,想必并不是你所想的,如今丹绵退居闲宫,她不管天宫之事,依我看这李清兰还是可以信任的。”风雷神走了过来,道了自己的看法。

风缘乐则不悦,道:“风雷,你老是与老夫作对!此事不能听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