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救赎(一)(2 / 2)
他说他的父亲去了天堂,他很难过,母亲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连母亲都不在身边的孩子,他们比他可怜得多,他认为既然如此,那些孩子需要帮助,而不是被母亲口头说来让他更听话的工具。
他们开始通信。
虽然那时候凌青看来的“洋洋洒洒”一大篇其实也就三五百字,虽然一份越洋信件经常一两个月才能收到,虽然很多词汇他们不会,写得磕磕绊绊,但随着年纪渐长,能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多,渐渐变得无话不说。
凌青十分珍惜这份友谊,虽然很多人认为它并不平等,但这份不平等的友谊,让他的生活有了动力。
他将来会成功,会赚到足够的钱,会将颜绍之的这份善意,回馈出去。
十二岁那年,颜绍之在信中问他,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最近想收一名关门弟子,问他是否感兴趣。
“其实我觉得做服装挺无趣,就是一对袖子一个门襟那些事情,非得变出上万种花样。不过我还是问问你,陈令叔叔的手艺很令人佩服,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去试试。”
他都说令人佩服了,他当然要去试试。
而且做学徒会有一笔收入,他或许就不再需要他的资助了。
十二岁那年,他拜陈令为师。
因为勤奋刻苦,陈令很喜欢他。
为了兼顾学校的学业,又不负陈令重望,他从那对年轻的夫妇家搬离,每个月抽一天时间回去看他们。
高考那年,收养他的年轻夫妇不再年轻,可相对于他们离开的年龄,还是太年轻了。
那年棚户区失火,年仅四十的他们双双葬身火海。凌青高考失利,名落孙山。
凌青后来一直做梦,梦见他别扭了十几年,终于把“爸爸”“妈妈”喊出口,梦见他没有住到陈令的宅子,在大火中及时救出了他们,梦见他早早成名,替他们买了新的商品房,在大火前搬出了棚户区。
颜绍之问他要不要复读一年,他说不要了。
他不要再读书,也不要再爱什么人,失去的滋味儿可真不好受。
所以他当然不会是爱上夏小凉了,他很清楚,她是他好兄弟的爱人。
至于他对夏小凉的挂心,他只能理解为是他对颜绍之那些年资助的回馈了。
这年的京城,冬天来得悄无声息,又给他提供了一些过去看她的借口。
这天大雪,他去打包了一份羊肉汤,一份烤鸭,早早地过去了。
他知道她在公司荣获了“拼命十三妹”的称号,每天加班不到九点绝对不下班,却没想到这天过去的时候,她的屋子里开着灯。
他敲了门,她很快就过来,看到他又是一愣。
她留他吃饭,他求之不得。只是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和他说了颜绍之的过往,再加一句:“你不用为我帮你这么点小事就觉得受之有愧,也不用每次看到我都意外地愣住,京城是我的地盘,勺子不在,我来照顾你是应该的。”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夏小凉每次意外的怔愣,都让他怀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些出格。
夏小凉有点尴尬地摸脑袋:“其实我看到你不是意外,是……是有时候一眼觉得你和颜绍之挺像的,就会愣一下……”
这句话像是一点星火,迅速在脑中蔓延。
恍如那天在微博上看到“颜绍之/夏小凉”的名字并排出现,让沉没在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露出了端倪。
他强忍着脑中蔓延的大火,问:“你觉得我和他像?”
“没有别的意思。”夏小凉担心他有什么不愉快的想法,“就是一些外表上,比如我第一次在机场见你,就……跟几年前他给我的印象挺像的。”
接着又笑着说:“不过你们喜欢户外运动的,都这样吧,黑皮肤,运动衫什么的。”
凌青可以算是强颜欢笑地吃完了这顿饭,出门后没有马上离开,在夏小凉家门口的台阶上抽了很久的烟。
他没有再读一年高三,也没有随便找个学校和专业混个本科文凭。十八岁那年,他在颜绍之的引荐下进入R.K工作。
陈令的确是个好师父,他多年所学,让他在R.K迅速崭露头角。
经济宽裕之后,他的确会去尝试颜绍之喜欢的一些户外运动,但并没有他那么沉迷,而且工作关系,办公室坐得多,皮肤向来算是白皙。
因为拜陈令为师,他作风老派,穿衣风格更是老派,他也随着他,十几岁时穿衣就很刻板,运动衫,休闲裤,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新潮服饰,他几乎没有穿过。
但这些年,它们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衣柜。
他又看到自己身上宽大的羽绒服。
这似乎也不是他惯常的风格,倒是他第一次去巴黎,颜绍之去机场接他,应该是穿的一件风格类似的棉服。
他拿出手机,翻到江大论坛里八卦夏小凉的那张帖子,他在里面留下了很长的一段文字,文字的最后,他写道:“设计师,是托举星星的人,心怀恶念,所行不正,只会离星星越来越远。共勉。”
设计师,是托举星星的人。
不是他的语言风格,但多年前的颜绍之曾经说过这句话。
他还想到他对夏小凉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和不受控制想要靠近的意图,笑着捻灭了手里的烟。
这前前后后,其中因果,或许并不是他之前想的那样简单。
他从楼梯上站起身,下雪天极低的温度让他的双腿麻木,往下走了几层,才渐渐恢复知觉。
等下到楼梯口,肆虐的雪花扑面而来,伴随着沁入皮肤的刺骨凉意,一如那年珠峰上那一望无边的苍茫雪山,让人困顿得险些迷失了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