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6、卷九大决战——擎苍战死,四敖镇极(1 / 2)

加入书签

“御……御极如此……修……修为,实在可……可惜,尔等当,当引以为戒……莫以杀伐为念,勤思济世苍生。本就病体沉疴……今又遭此重劫,归期愈加难定,众生好自为之……”

东皇言辞缓顿,明显气息不畅,一番谆谆教诲后戛然消失在茫茫星翰之间,东华帝君怅然若失,由牧云、白泽相伴自归道场而去。

失去鳌足支撑的鳌背瞬间大幅跌落,诸圣拼尽全力仍难有效制止,泛着金光的铁柱已被压弯,甚至在两端显露出即将迸裂的趋势,铁柱的痛苦擎苍感同身受,只见其将粗壮绵长的象鼻凌空一甩缠绕上铁柱,龙身之下四只极其粗圆的象足再粗一圈立定大地,龙背之上再起两爪扣定铁柱以作帮扶,尔后忽闻一阵惊天龙吟,便见两条鲜红光柱一前一后沿着象鼻向上缠绕爬升,前者不住上升且速度极快,后者不紧不慢缓缓收缩。

“苍儿!”

女娲对着擎苍悲怆大喊一声,众人随其喊声向下张望,顿时无不黯然叹息,而这叹息中亦不乏赞许之意。

“主上,师傅,不必悲伤,属于我的时刻已经到来!金箍不灭、铁柱永生,龙筋不死、济道释空。”

弯曲将裂的铁棒被自下而上游走过来的龙筋缠绕,强大地力道甚至将铁棒两端勒出圈圈印痕,凸起的印痕遒劲有力金光璀璨,被龙筋盘旋经过的柱身更是被浸染成淡淡鲜红,整个铁柱顷刻间不再弯曲笔直刺向天空,风云霎时突变,齐齐聚向铁柱旋转起来,擎苍将扣定铁柱的双爪撤回后落在地上支撑身体,同时将另两只爪子一并放下,顿时四足四爪齐齐立定大地,尔后更是长啸一声将整个身体再次胀大,风雨飘摇几近坠落的赤鳌之背立马稳住身形向上攀升,喷薄而下的天火流炎也随之减缓流速细细流淌。

“女娲,补天!宙斯、古佛、夫子依旧在此支撑,其他人阻挡溢出的天火流炎,争取将祸患降到最低。”

道祖眼见弟子已然舍生取义,岂能令其白死,赶忙大声招呼众人各司其职救天生苍生于危难之间。众遂依言行事,女娲顾不得方才斩杀赤鳌四足时所形成的疲惫,单手对着蕐巢山地界凌空一抓,五道颜色各异的光芒互相缠绕着、盘旋成圆盘莲花状冉冉上升,不一时后五色光芒缠绕着的似实非实、似虚非虚之物已抵达女娲身旁,女娲神色庄重俯视四野,而后向上张开双臂,呈拥抱状将五色光团擎在头顶前方,迎着四周不断涌出的天火流炎坚定上升一往无前,在其抵达天火流炎渗出的边缘之际,耶和华大喝一声:

“圣光甲!”

诸圣赶忙抽出一臂,齐聚真气于女娲身畔,耶和华更是为其开启护佑圣盾,以此保障女娲免遭天火荼毒。或许是盏茶功夫、或许是一顿饭时间、或许是半个时辰甚至更长时间,情况危急之下,即便是几位圣人也对时间把握不准,更何况是下界的凡夫俗子。

不知道多少时间后,筋疲力尽的擎苍轰然倒塌,支撑着赤鳌脊背的铁柱随之下沉,诸圣眼见这大如苍穹的鳌背缓缓下坠却又投鼠忌器不敢妄动。时间一秒钟一秒钟流逝,然而鳌背的下沉却并未带出多少天火流炎的倾泻,几人相视而笑,看来女娲补天之事已见成效。随即各施法决以雄浑力道拍击鳌背,齐心协力之下果将鳌背崩碎,下方众人自觉聚在一处,好让诸圣将这些星陨、流炎等物分流至他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