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第875梦-何家大院 第一集(1 / 2)
那座占地几十亩的何家大院,是在民国七年初具规模的。
何世晏凭着与洋人做生意的精明头脑和当地收购桐油、茶叶的狠辣手段,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只有三间瓦房的穷小子,摇身变为坐拥半个县城地产的富商。
何家大院便是他财富的见证,青砖灰瓦,五进五出,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大院的最后一砖一瓦落成那天,何世晏站在门前两只石狮子中间,望着门楣上自己亲手题写的“何府”匾额(百度查了半天,也查不到这个称呼到底对不对?),对管家说:“这院子,要世代传下去。”
那时,他刚迎娶了第三房太太,正值壮年,意气风发。
谁也想不到,短短二十年后,这座曾象征着何家荣耀与财富的大院,会变得墙垣斑驳,人丁零落。
民国二十七年春,何世晏突发急病去世,他死得突然,连遗嘱都未曾留下。
送葬的队伍从何家大院门口一直排到城东,十六人抬的楠木棺材,浩浩荡荡的纸扎人马,五十四和尚念经,七十三道士做法,排场之大,县城里几十年未见。
可表面的风光底下,暗流早已涌动。
头七刚过,大院里的女人们就坐不住了。
何世晏一生娶了四位太太。
原配王丽媛,是父母之命,大他三岁,为何家生下长子何文康后便体弱多病,常年吃斋念佛,不大管事。
二太太吴雨珍,原是青楼清倌人,凭着妩媚手段被何世晏赎身娶回家,生有一子一女,儿子何文健比长子小五岁。
三太太柳凤英,戏子出身,生得一副好嗓子,为何世晏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后,在大院中的地位稳固。
四太太楚云,最是年轻,只有二十岁,本是女学生,家道中落被迫嫁入何家,无所出,却最得何世晏晚年宠爱。
这四位太太,分别住在院子的东、南、西、北四厢,平日里就面和心不和,如今何世晏一去,她们之间的那层薄纱便被彻底撕开了。
争夺的焦点,自然是何家大院的掌管权,以及何家庞大家产的分配。
按照传统,本该由长子何文康继承家业。
但何文康性格懦弱,不善经营,且沉迷鸦片,其生母王丽媛又体弱无力相争。
这便给了其他人可乘之机。
五月的一个清晨,大院里的石榴花开得正艳。
二太太吴雨珍坐在自己房中的梳妆台前,仔细打量着镜中依然姣好的面容。她刚过四十,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
“文健那边准备得如何了?”她问身后的心腹丫鬟。
“二少爷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和账房的张先生谈过了。张先生说,老爷生前确实有过将城东两家铺子交给二少爷打理的打算,只是没来得及立字据。”
吴雨珍轻轻点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她知道自己儿子能干,比起那个只会抽大烟的大少爷强上不知多少。
何家的家业,理应能者得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吴雨珍起身推开房门,看见三太太柳凤英正站在院中,指挥着几个仆人搬移几盆珍贵的兰花。
“这是老爷生前最爱的兰花,放在我这边照看更方便些。毕竟我这院子阳光好。”柳凤英声音清脆,语气中透着理所当然。
吴雨珍冷笑一声,走出房门:“妹妹这是做什么?老爷的东西,哪是随便就能挪动的?”
柳凤英转过身,一身绛紫色旗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姐姐有所不知,这些兰花需要精心照料,我也是为了老爷的心爱之物着想。”
两人正对峙着,四太太楚云从廊下走过,目不斜视,仿佛什么都没看见。她手中拿着一本书,径直向大太太的住处走去。
吴雨珍和柳凤英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
这个最年轻的四太太,平日里沉默寡言,但谁也不敢小觑她。
毕竟,她是老爷生前最后一段时光最亲近的人,知道的秘密可能比谁都多。
大太太王丽媛的房里,药香与檀香交织。
王丽媛半靠在榻上,面色苍白。楚云坐在一旁,轻轻为她捶腿。
“难为你有心,常来看我。”王丽媛声音虚弱,“这院子里,真心人不多。”
楚云微微一笑:“姐姐说哪里话,咱们都是一家人。”
王丽媛摇摇头,咳嗽了几声:“你不必说这些客套话。我知道,你来看我,是因为如今这大院里,只有我能名正言顺地主持家务。”
楚云不语,算是默认。
王丽媛叹了口气:“我这身子骨,怕是撑不了多久了。文康又不争气...我只盼着他能安安稳稳度过余生,别让人把最后一点家底都夺了去。”
“姐姐何必这么说,大少爷是嫡长子,继承家业是理所应当的。”
“理是这个理,可这院子里的人,谁又真的讲理呢?”王丽媛闭上眼睛,“我知道你聪明,读过书,明事理。若你肯助文康一臂之力,我死也瞑目了。”
楚云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她知道,这是大太太在拉拢她,也是她在这大院中生存必须做出的选择之一。
与此同时,二太太房内,吴雨珍正与儿子何文健密谈。
“你父亲一走,城里的生意伙伴就开始蠢蠢欲动。”吴雨珍皱着眉,“昨天,泰丰号的掌柜突然说要延期付款,分明是看我们何家没了顶梁柱。”
何文健年方二十五,精明干练,眉宇间有何世晏当年的影子:“母亲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查了。泰丰号最近和孙家的人走得很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