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章 戚继光的志向!英国公出事了?(1 / 2)

加入书签

第370章 戚继光的志向!英国公出事了

天色已黑,戚继光便不着急回去,在西山用了一顿便饭。

这顿饭吃得他嘴角泛起油光。

戚继光一边用竹签剔牙,一边拍着肚子感慨着说道。

“人人皆道西山吃食甲天下,老夫今日尝试,果然是不同凡响。”

说到这里,他嘴里不由得骂骂咧咧。

“那海上的日子可不是人过的,海鱼吃一次乃是鲜味,吃三次乃是馋嘴,吃上十次那无异于酷刑!”

张允修跟戚继光一同在西山村子里头漫步,不由得说道。

“若世叔觉得精力不济,这水军之事小侄可以另谋他人,也好让世叔颐养天年。”

他本是好心的想法,毕竟戚继光也到了这个年纪,古人的五十多岁,跟后世的七十岁也差不了多少。

海上颠簸,今后水军更是要远渡重洋,张允修还真怕戚继光受不住。

可这话却险些让戚继光炸毛,他瞪着眼睛说道。

“你这小子,老夫含辛茹苦,才将这水军拉扯得像模像样,你一句话便想要让老夫滚蛋随后让他人来摘现成的桃子

天底下哪有明媒正娶,让他人入洞房的道理。”

张允修忍俊不禁,解释着说道。

“小侄无他意,无非是想要让世叔多休息,人选可由世叔来定,这戚家水军他人也难以调动不是”

戚继光愣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

“老夫又怎不知自己年迈不过这么多年来,戚家军老卒不计其数,他们前半辈子为老夫卖命,大都落下病根,回乡之后也无所生计。

士元你这出海之策,乃是救了他们一条命,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不然饿极了,即便再忠心之人,也会揭竿而起,你可明白”

张允修微微颔首:“朝廷有了银子后,对边军兵将抚恤想来会更加完善,此事我爹也有所推动。”

大明军制糜烂,除开有官员克扣军饷欺上瞒下之外,缺银子也是最大的原因。

后世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大明军队坐拥先进火器,以及源源不断提供物资大后方,若不是缺银子,还真不一定能有鞑清什么事。

如今朝廷想要发展海军,想要争霸寰宇,这军制和饷银问题那肯定要解决的。

“此事尚且需要从长计议。”戚继光咧开嘴笑着,露出一口大黄牙。“由我们这些老东西烦心,你等后生便安心研究那什么蒸汽机,多赚些银子来。”

在军制之上,张允修还真没什么研究,靠着后世理论生搬硬套肯定是不行的,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这个时代的古人智慧。

他微微颔首,随后又询问说道。

“世叔可要在西山留宿多待一些时日,这西山的吃食保准不带重样的。”

其他东西不好发展,但这吃一方面,还是很好进步的,张允修从后世带来的各类菜色菜品,已然彻底在西山发扬光大。

戚继光却是摇摇头说道。

“不必了,老夫这一趟京城之行身负重任,不敢有半点马虎,今夜便要赶回京去。”

他这样戎马一身的人,乃是闲不住的,比起在家里成日天酒地,显然更加愿意领兵打仗。

张允修猜测说道:“世叔是要去文渊阁见我爹”

“元辅自然是要见的。”戚继光咧开嘴笑道。“不过老夫日理万机,便连你爹也得往后稍稍,朝廷要开设水军,有一人是不得不见的。”

没人比戚继光更清楚,大明如今开设水军的重要性。

从前大明朝廷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不是担心北边山上的豺狼,便是担心南边丛林里的野兽,即便是出海,也不过是局限于临海。

可当戚继光率领几艘船只以“海贼王”的名义出海之后,他才发现远洋已然今非昔比。

大明早已不似永乐年间,能靠着宝船四海,令所到之国尽数臣服。

戚继光率领的小船队,有着戚家军的军纪,以及长久积攒下来的战斗素养,还有西山火铳、千里镜和后勤补给。

就是靠着这些,“海贼王”也只能欺负一些倭国、安南的海船,还有一些小股海贼。

他甚至与佛郎机人的海船相遇过,对方在海上的强大已然远超想象。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也许是几十年,亦或是百年,若大明不发展水军和火器,必然将被这些夷人远远甩开。

这对于戚继光来说,自然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还有一人”

张允修略微思索一番,当即便在心里头有了人选。

“世叔是说.英国公”

在大明想要开设水军,除开要戚继光这等经验丰富的将领,还要有一人打通内外关节,从兵部到五军都督府上下皆是配合,方才能够成事。

英国公张溶自然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选。

当然,还有一点最为关键,万历皇帝虽说是放权,可若想要令皇帝放心,必然需要权力的牵制。

英国公世代受皇家信任,同时也支持西山一干谋划,显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你小子像是老夫肚子里头的蛔虫!”

戚继光笑骂着说道。

“老夫今日入城已然送去拜帖,便是约定今夜拜访,你可愿与我同行”

张允修略微思量了一番,随即点头说道。

“那便同世叔一起。”

自元宵之后,京城里头重新恢复了宵禁,不过相比较从前,已然有隐隐松动的势头。

毕竟朝廷已然是尝到了甜头,那一场元宵灯会,不单单是天子与民同乐,更加令大小商铺门庭若市,棋盘街的生意暴涨了近乎十倍。

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山掀起的这一场经济变革,已然影响到京城的每一个人。

许多赚了银子的商铺,背后便是朝中大员和官员勋贵,已然有不少人上奏疏,要朝廷彻底放宽宵禁,利用夜间的商货交易,让更多百姓有所生计。

正如场浪潮一般,张允修激起了海水翻涌,不再用劲,这浪头也会一往无前。

戚继光乘坐着西山的马车,看街上仍旧四处走动的行人,不由得感慨万千。

“好久没有看到这热闹的景象了。”

“想来今后北直隶南直隶,这繁华盛景应该是少不了的。”

戚继光却咧嘴一笑:“老夫乃是野猪吃不了细糠,温柔乡里滚一滚是舒坦,可成日待着不得劲,还是得去海上刺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