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袁释收到神秘信件 朱夫人恼羞成怒露破绽(1 / 2)

加入书签

在朱富贵装上戏台拐角的那一刻,朱岚发出一声惊呼,然后扑了过去接住朱富贵即将要倒下去的身子,转头对着孟世泽泪如雨下。

“皇上,臣妾的父亲如此被人羞辱你视而不见也就罢了,还非要逼死他才心甘吗?!”

罗婉莹忽然出声道:“明明是太师口无遮拦将皇上和皇后娘娘都骂了,贵妃姐姐你却反过来说是皇上要逼死太师,这话真是好没道理。”

罗老尚书没想到在这要命的关口,自己那个向来明哲保身的女儿竟然会忽然出声,脊背上的冷汗立刻就下来了,不过转念一想,宝贝女儿并没有说别的,针对的只是朱富贵刚才不留神话里捎带皇上和皇后之事,也没什么不妥,不过纵然如此,还是要找个机会叮嘱她几句,有的时候,沉默才是真金。

朱岚对待罗婉莹仍旧是老样子,“本宫在和皇上说话,哪里就有你插嘴的份儿了,还不给本宫滚下去!”

罗老尚书后背上的汗还没下去呢,就又吹胡子瞪眼起来,心说你朱岚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不就是比我闺女的位分高一级么,又不是做到皇后顶了天,看把你能耐的。

只是心里再不忿也只能这样想想,然后暗地里将闺女心疼一番,谁让自己没有足够的身份能和贵妃呛声呢。

袁碧汶却是将罗婉莹护到了明面上,斥责朱岚道:“有本宫在,哪里就轮得到你对淑妃大呼小叫,我看这宫里的规矩你也不是很清楚明白,记得回宫后将宫规抄录五遍,三日后送到昭阳殿去。”

虽然说后宫里还有太后这尊大佛,但是由于自己并非皇上亲娘,太后向来不理会后宫里面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全权交给皇后袁碧汶处理,所以袁碧汶才是妥妥的后宫大佬,现在处罚她开口处罚朱岚,且理由十足,可以说是以朱岚之矛攻其之盾,因此朱岚只能在心中暗恨,乖乖受罚。

孟世泽不想今日之事再向外发展,于是便将无关之人都打发了,然后派常安去宣太医给朱富贵治伤。

孟辰逸细算下来的话,也算是无关之人,但是碍于他和花影之间的关系,孟世泽直接忽略了他局外人的身份,随意他或去或留。

就见六王爷也完全忽视掉自己局外人的身份,留下来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只不过他并没有待在孟世泽身边而是去了袁释的书房打发时间,为的是躲着那个看到他就恨不得化身月老的罗婉莹,天知道她究竟着了哪门子的邪,非要将自家那个据说神仙般的堂侄女塞给自己做妾,也不嫌丢她老罗家的脸面。

袁释命管家将府里最大的客房收拾干净,又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厮将朱富贵抬了进去,然后自己离得远远的,生怕好不容易才缓过一口气来的朱富贵看到自己再将那口气给咽回去。

朱岚担心朱富贵,一直紧跟着他从前院戏台到客房,至于朱桓那个根本不理会父亲死活的人,现在她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指责,反正不管事情最后如何结局,朱桓总归是朱家人,到时候她定会请出祖宗家法来,好生将他教训一顿。

古幽月看着戏台拐角处留下来的血痕,不禁有些担忧,对朱桓道:“他总归是你父亲,你还是去看看吧。”

朱桓却道:“他是我的父亲不假,却更是我的杀母仇人,我还是不闻不问的好。”

古幽月道:“你就不怕皇上因此对你不满?”

朱桓毫不在意一笑,道:“我只想为母亲报仇,为所有因为我枉死的人讨个公道,然后带着你远远离开这个地方,以后再也不要回来了。”

宰相府的正厅里面,孟世泽正倒背着手来回踱步,心里认真琢磨这件事情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却是袁释再也没有往日里的稳重,一阵风似的刮了进来。

“皇上,这是方才不知何人找个顽童送到门房上的,里面的内容实在是太过惊心,还请皇上御览。”

孟世泽有些诧异的看了袁释一眼,就见他对着自己重重点头,然后才伸手接过那个比寻常大一倍的黑色信封,打开之间里面有三张信纸,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孟世泽越是往下看脸色就越黑,等他看完之后,几乎要将那三张信纸揉成一团。

“袁爱卿,这上面所写之事,你信几分?”

袁释回想着上面那些能惊掉所有人下巴的秘辛之事,思索半天之后才缓缓说道:“皇上,这送信之人是知道太师现在就在臣府上的,所以才会送这么一封信过来,而且臣可以肯定,他定是提前就知道今日会发生些什么,这才给太师雪上加霜,想要将太师打入不能翻身之境地,因此,这封信上面写的那些事情,臣是信了八分的。”

孟世泽缓缓点头道:“你老实给朕交代,今日之事古幽月出现在朱富贵面前,可是你事先安排好的?”

袁释可不敢在孟世泽面前托大,立刻老实承认了自己的一切所为,结果就听孟世泽叹道:“好啊,不愧是朕的大舅子,将朕都算计成了你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这么重的诛心之语袁释哪里承受的住,立刻就双膝跪倒在孟世泽面前请罪。

“朕倒是想处置你,可就怕碧汶知道了不开心,还是先给你记着吧。”

袁释赶忙叩头谢恩,结果却被孟世泽嫌弃道:“谢朕做什么,你应该谢黄泉之下朕的岳父还有岳母大人,感谢他们给你生了个好妹妹。”

袁释嘿嘿笑了,见孟世泽一抬手赶紧就站了起来,说道:“太师已经清醒了,太医说他并无性命之忧,皇上可以将这封信拿给他看,也不用多说多问,只需细看他的神色表情就可之此信所写之事的真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