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长相思,除非相见时(1 / 2)

加入书签

“秦王要奴婢告诉您一声,他一会儿去望京城府衙查看难民情况,锦瑟会过来。”晚秋把早饭放在桌子上跟她说道。

“知道了。”洛千羽懒懒的应下,今天就在客栈待一天吧,免得锦瑟再告诉景瑜点有的没的。

洛千羽没出客栈,景琰自然也不会出去,倒是洛千羽收到了景琮的回信。她窝在**小心的打开信封,入目的就是他写着: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若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洛千羽脸一红,她也很想念他,信的后面就是说自己在昆城的情况,顺带提了下唐宁跟来了,还说自己会为她守身如玉的。然后叮嘱她的回信要怎么写。洛千羽心中了然,然后在信封里发现了一枚平安符。

她笑着眸里全是柔情,她把那枚平安符拿起装在了自己的荷包里。

她刚把东西收好,锦瑟和晚秋就一齐进来了。

“姑娘,听闻您棋艺不错,不知可否指点一二?”锦瑟端着棋盘进来,放在了榻上后,行了礼询问道。

“闲着也是闲着那就互相指教吧。”洛千羽从**下来,看着她淡淡的笑了笑。

景瑜和秦方,李赞等人上了街,沿街有不少的难民渴望的看着他们,似乎在渴求他们能大发善心赏他们几枚铜钱似的。

景瑜没有这样做,而是等到了望京城的府衙,找到了正在办公的城首。早先赈灾的粮队留下了部分粮食,且已经知会过了城首。

“下官参见王爷。”

“免礼。”景瑜抬手示意免礼,“受灾情况如何?”

城首转身把伏案上的册子递到景瑜手上,“望京城一共两万百姓,此次共有七千八百六十名百姓受灾,下官已经把他们的受灾情况分类出来了,严重的有三千五百人,中等两千九百人,一般的是一千四百六十人。”

“那城首打算如何处置?”景瑜大致的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册子后,抬头看向他。

“下官以为,受灾情况严重的先给予粮食分配。中等和一般的可以撑一段时间,安排他们做谋生的出路。”

“出路?”景瑜挑眉,“现下整个南方受灾情况严重,他们的出路可是离开望京城去其他地方另谋生活?”

城首急忙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马上进入十二月分,天气渐冷,还要多留存过冬的粮食,所以让现在还有能力的百姓自己多干点活,买粮。”

“好,既然城首有办法撑到开春,是本王多虑了。”

“王爷思虑长远。”城首讪讪地笑了两声。

“既然这样,城首妥善处理赈灾的粮食,切勿不可因公贪私,一旦查出,城首小心自己乌纱帽不保。”景瑜起身,好不严肃的看着他。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城首连忙应下。

景瑜带着一帮人像走马观花很快就离开了,几个人出了府衙找了个茶馆坐下了。

“李赞。”

“在。”

景瑜问,“你觉得那城首的决策怎么样?”

“应该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望京都是这样的情况了,更往下的都城想必更加艰难。”李赞说着叹了口气。

“但愿不会发生暴动。”秦方忧心忡忡着看着茶盏里漂浮的几片茶叶残渣。

客栈里的洛千羽和锦瑟正下着棋,忽然景琰带着双瑞过来了。

“奴婢见过王爷。”锦瑟从容的从榻上下来,蹲了蹲身子行礼。

“本王倒是从未见过你。”景琰上下一打量,发现锦瑟的长相不太像中原人的样貌。

“奴婢是秦王从花楼带回来的。”锦瑟微微笑着。

景琰微微颔首,眼睛淡淡的瞥了下双瑞,双瑞点点头应下。

“王爷来所为何事?”洛千羽手里捏着一枚黑色的棋子,垂着眸不敢看他。

景琰唇角微勾,不仔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他在笑的,“客栈里无聊,本王过来瞧瞧你在做什么。”

“和锦瑟下棋,她很厉害。”

“姑娘过奖了。”锦瑟笑着道。

“老七和你通信了吗?他在昆城怎么样?”景琰瞥了一眼屋子里的几个人。

“还好,就是有些水土不服吧。”洛千羽自顾自地把黑子落下,景琰倒是自觉占了锦瑟的位子,拿了白子下在她刚下的黑子旁边。

这水土说的是唐宁和唐松。

“老七除了在剑宗学习,从来没离开过京都,对他也是一种历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