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 兔引路(1 / 2)

加入书签

离去的绿茶精,其实刚才直到最后,也没完全说实话。

她说是去避风头,其实是乍得了两缕珍贵无比的仙机,得赶紧去找个隐秘的安稳处,闭关修炼,好好消化仙机了。

娇俏不羁的妖精女离去,此时春野之中,正是青绿葱茏,烟气氤氲。

可能因为心情大好,那抹娇俏玲珑的身影远去时,还传回来一曲优美动人的歌声:

“清凉山外,看烟霞,

阳春烟景,有人家。

提剑少年,行陌路,

背篮巧女,采春芽。

人间千年,友何处?

三月青山,有新茶。

遇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白头,叹年华……”

曲辞晓畅简明,歌声悦耳悠扬,余音乘着清风,在春野之中回**,久久不绝。

春风纵横中,李云绝立于草丘之上,听着歌声,看着那抹灵动娇娜的身影,渐渐融入青丘碧野之中,便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

“没想到,这只小茶妖,还挺有文化,莫非是只读书妖?”

李云绝也是雷厉风行,得了红衣女妖的线索,看看天色还早,再想想自己的脚力颇快,便连家都没回,直接绕过清凉山,径往东北方向而去。

其实碧芽儿提到的竹桥村,他有点印象,好像好几年前还路过过一次。

印象不太深了,不记得那边是不是像碧芽儿说的,在村东头两里多外的地方,有不少草丘。

他一路直奔竹桥村,在太阳下山前,终于赶到那里了。

李云绝看到了一条小溪,绕村而过,眼前的村西口,有一座半旧的木板桥,架在小溪上。

小溪的两岸,长着不少竹林,竹影扶疏,不算茂密。

在木板桥的两端,竹林反而茂密些,翠竹夹路而生,仿佛在土路的上方,搭起了一座竹子的廊棚。

都不用问路,看到这景象,再结合脚程,李云绝就知道,竹桥村到了。

这时已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整座村庄,都沐浴在一层淡淡的彤红光辉中。

一绺绺洁白的炊烟,从茅檐屋舍中升起后,也被染成淡红的颜色,浮动于黄昏的村庄中,这景象,悠然,美丽。

这时的竹桥村,反倒不是安静的,显得还有些喧闹。

归巢的鸟儿,在天空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时聚时散,发出叽叽喳喳的鸣叫。

村子里的妇人们,在喊着不知道跑哪儿去玩耍的孩童们,回家吃饭;孩童们却不愿回家,还在到处追逐打闹。

放养的鸡鸭,这时也被主人赶着回巢,咕咕嘎嘎地叫成一片。

这些声音虽然喧闹,却不嘈杂,相反还让人觉得安宁。

对和谐美丽的夕阳乡村图景,李云绝却无心多看,甚至连村子都没进,而是沿着绕村流淌的溪流,直接来到村东面,往东走,去找碧芽儿口中的那些草丘。

走着走着,李云绝发现碧芽儿还真没说谎,从竹桥村往东走了两三里路,还真看到原野上隆起了十来座青草丘陵。

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天空呈现出一种深海的苍蓝。

几抹铅灰色的流云,在天边悠悠地浮动。

一轮明月,自东天升起,似一只淡色的银盘,将清幽如水的月光,洒在了苍茫大地上。

于是李云绝眼前的草丘,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了一个个阴影,如一只只半圆形的巨兽,在原野深草中匍匐,静默无言。

看到草丘,李云绝顿时大喜!

他跑过去,先四处走了走,见并没什么异常,便开始放心地开始寻找那座“最大的草丘”。

这一找,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没想过的问题:

碧芽儿“最大”的说法,实在是很有问题;看月光下这十几座草丘,虽然有些明显很小,但更多的却是差不多大!

李云绝也努力找出五六座差不多“最大的”,但接着再分辨,却发现,它们都差不多大啊。

比如有些草丘,南边高一点,但其他草丘,却是北边或者东西边又高一点,此起彼伏地总在伯仲之间。

更要命的是,已经分辨得欲死欲仙,绕过几个草丘一看,却发现远处还有八九座草丘,其中四五个,也跟刚才分辨的那五六个,差不多“最大”!

李云绝简直欲哭无泪了。

他开始怀疑绿茶精跟自己耍花招。

“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揉揉发花的眼睛,愤愤道,“别让我再碰到她!再碰到,一定揪住她,要她还我的仙机!”

“唉,也是怪我。当时只顾心热,没问清楚细节,就让她含混过关了。”

其实他也是冤枉绿茶精了。

绿茶精还巴不得他,赶紧找到姐姐,自投罗网呢。

再说了,在碧芽儿看来,二十几座草丘,最大的那一座,不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吗?她每次去找姐姐,都没走错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