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跪求收钱(1 / 2)

加入书签

长辈拦住了愤怒的子侄辈,没好气地跟冯作宾道:

“哼,便听你讲讲。”

冯作宾躬身一礼:

“多谢。”

然后他便讲起一则故事来。

他讲的故事,用当前流行的志怪话本风格来说,标题便应该是:

《星上屋群侠众仙,勇破冯宅**邪画妖传》。

简短点便是:

《画中妖》。

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兴师问罪的夏家众人,刚听个开头,就面面相觑,气势一下子便弱了下去。

冯作宾可没替夏金桃隐瞒。

虽然对那些丑事,做了遮掩,含蓄委婉,一带而过,但那只是为了不刺激夏家人,避免他们打断自己的叙述。

能被选为主力,今天来的夏家人,没一个是笨蛋。

他们,都听懂了。

很快就懂了。

一个个神情沮丧,强撑着才能听完。

哪还有什么兴师问罪之心?

尤其听到冯作宾讲完“故事”后,最后说的那句话,他们便连一点找麻烦的心思,都没有了……

冯作宾说的是:

“各位夏家高朋,觉得这故事,精彩传奇与否?”

“若是到城中各大酒楼,让说书先生们说说,食客宾朋们,爱听否?”

这话一出来,夏家众人,不约而同,顿觉一股寒气,蹿上脊梁骨。

为首的长辈,慌忙摇了摇手,又拱拱手行礼道:

“告罪告罪,今日鲁莽,惊扰了贵宅,是我们的不是。”

“咱们这就走,这就走!”

“打碎的花盆用具,你说个价,咱们足价赔付!”

“那不用。”

冯作宾挥挥手,

“咱冯家不缺钱,就怕丢人。”

听了这话,夏家人更加落荒而逃。

不过那长辈,临走前,还是多问了冯作宾一句话:

“不知那星上屋,在哪条街?怎么走?”

都是聪明人,冯作宾一听就懂了。

也不难为对方,反正这种消息,稍微一打听就打听出来了,何必再做恶人?

他也就客客气气地,把李云绝的店铺地址,说给了夏家人听。

听他告知,来找茬的夏家人,反而要千恩万谢,然后才灰头土脸,垂头丧气,铩羽而归。

冯家这笔生意,对李云绝来说,真的大赚特赚了!

降妖结束后,冯作宾好说歹说,又额外塞了五十两银子给李云绝。

冯作宾并不是瞎大方、痴客气,作为商人,老冯在金钱上尤其有原则;

实在是他,全程看了降妖过程,便发现,就这活儿,五十两,给少了。

经过认真估算,在商言商,他认为,总价在八十七两左右,差不多。

最后他索性做个痛快人,凑个整,给一百两,便又补了五十两给李云绝。

李云绝自然推辞。

但冯作宾有个习惯,算好的帐,一定要清掉,因此坚持给这笔银子。

最后李云绝推辞不过,也便收下了。

他收下,一方面因为对方盛情,自己推辞不过;

但另一方面,他倒也想看看,那个可恨的诅咒,这回能生效到什么程度。

于是,他把总共一百两银子,收在特地新买的铁皮钱箱里。

虽然钱箱有锁,也是铁质,但对于那个诅咒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心怀忐忑,好不容易等了半天,他跑过去重新打开钱箱一看——

哎哟!

一百两纹银,分文不少!

李云绝差点泪流满面,十分感慨:

“哎,果然家宅安宁,非常重要,值这个钱!”

但一个多月后,他便知道,自己还是错了。

家宅安宁的价格,还不止这个数。

原来,就在夏家去冯家,高开低走地闹腾一番后,才第二天,夏家便有人,来到清凉山上了。

刚开始时,李云绝还以为来了新主顾,连忙热情招待。

却没想到,夏家来人,直接双手奉上一百两纹银,跟他道:

“李仙长,咱夏金桃家,拿这一百两纹银,买你个‘哑口无言’。”

一听到“夏金桃家”,李云绝心里一动,马上就猜到点什么。

接下来夏家人说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想:

夏家希望用这一百两白银,作为封口费,请他对一个多月前,冯宅的那桩业务,不要再说三道四,尤其不要再到处宣扬。

尤其,千万别把它作为成功案例,今后店铺各种宣传。

听到这个请求,李云绝哭笑不得。

但他也非常理解。

不过,他可是正直的仙长侠客,怎么会另收这个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