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宋繁华录(2 / 2)

加入书签

店中的茶水也少不了,主打柑叶茶,正是食茶上品。

其他常见的茶,如白叶茶、细叶茶、稽茶、丛茶,也都有。

少数几家店,李云绝甚至看他们打出了,“内有雀舌、冰芽、万春银叶茶”的口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他倾向于是假茶。

真不信姜镇口这种小地方,有在京城都属上等的好茶。

但不管怎么说,这类分茶酒店,在姜镇口属于第一流。

第二流的店,是那些俗称“打碗头”的酒店。

打碗头酒店的门外,往往挂着草葫芦,或是银马杓,作为标识。

这种一看便是面向劳苦百姓的食铺,卖一些点心和面食,还有些三文不值两文的荤菜素菜。

酒水也有,但品种单一,都是本地出产的一种浑浊米酒,喝是能喝,要喝多少碗才能醉,连店家也不太确定——

他们经常怀疑,在店里喝醉的那些家伙,是装醉。

这种打碗头酒店,在姜镇口,属于第二流。

一流二流都有了,第三流就是……

确切的说,不是第三流,而是“下流”!

姜镇口这里,还真有一种下流的“庵酒店”,店里常驻着娼妓,不仅可以陪吃陪聊,还可以给客人陪宿的!

庵酒店里的吃食档次,大概介于一流的分茶酒店,和二流的打碗头酒店之间,主要有……

算了,吃啥已经不重要了,这种庵酒店,重要的是下流,没人光为了填肚子来这里。

这个暂且就不细述了,因为写书之人,对这方面也不太懂,露巧不如藏拙。

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小的姜镇口,酒店便分三种,也足见这里的繁荣。

小地方是小地方,对小地方来说,这里已经足够繁华。

来回粗略逛了一圈,李云绝已经饿了。

闻着那些酒店食铺,飘出来的香味儿,他更饿了。

至于其他几人,他觉得云月兮,应该和自己一样,也饿了。

碧芽儿不好说,可能饿了。

至于幽羽落,还是那句话,省心,从来不用自己管她饿不饿。

这种女人,才是真正的好养活!

要是换李云绝以前那经济状况,他必然会认为,若不是怕鬼女,当然是“娶妻当娶幽羽落”!

“娶妻鬼女”,自然是玩笑话,不过他还真的认真考虑过,觉得星上屋将来,要不再多招点鬼灵伙计?

这念头一起,刚开始时,他还挺兴奋。

不过很快,他便偃旗息鼓了。

因为他想到,鬼灵毕竟阴气重,一个幽羽落,他还能承受,要是再多来几个,恐怕自己要英年早逝了。

命都没了,还谈什么“少年当许凌云志,誓取人间第一流”?

到时候得改成,“争取阴间第一流”了吧?

李云绝爱钱,但绝不是要钱不要命的人,因此很快就把这个节约成本的人力资源计划,束之高阁了。

感觉很饿,他便想着赶紧找家饮食铺,把几个人的晚饭给解决了。

其实刚才闲逛时,他便看中了一家,叫“丁老实南北茶食店”。

他看见,进这家店光顾的本地人,挺多的,那应该挺不错。

等逛完整条街,没发现更好的,他便带着云月兮几人,来丁老实茶食店,要了张空桌,准备吃饭。

落座后,立即有伙计跑上来,殷勤地奉上食单。

李云绝看了看,先要了一盆冷切羊脸肉,一碗旋炙猪皮肉,一盘油炒豆芽菜,还要了三张糖蜜酥皮烧饼。

据店伙计说,这豆芽菜,还是大宋新培育出来的,当前全天下独此一家,哪怕是别国的皇帝大官,想吃都没有。

这样的新品,自然是要尝尝的。

可见丁老实茶食店,还真不错。

除了菜品丰富,他家的面食也挺多。

李云绝东张西望看了一下,看见别的桌上,基本都点了汤面,便也跟几人商量了一下,点了三种不同的汤面:

李云绝要了鲜鱼桐皮面,云月兮要了素骨头面,碧芽儿要了笋泼面。

幽羽落不太需要寻常的饮食,便没给她点,点了也浪费。

同样因为现在是“富家子弟”的角色,李云绝点单一点都不小气,除了上面的主食,他还要了茶酒水。

酒,他自己要了一壶“清若空”,店家号称是从秀州运来的正宗名酒,倒也符合李云绝现在假扮的身份。

至于是不是正品的清若空,李云绝也不知道,没喝过,但他很怀疑,并不是。

这些年,国事艰难,朝廷对酿酒专营之事,管理起来,已经十分勉强。

京城可能还好点,其他各地,到处都有酿造的私酒,然后冒充名酒——

你看这小小的姜镇口,丁老实茶食店提供的酒水,竟然就有杭州的珍珠泉、苏州的齐云清露、秀州的清若空、越州的蓬莱春、镇江的第一江山、常州的金斗泉、婺州的错认水!

你敢信它们都是真的?

就离谱!

若有一样是真的,就算这丁老实店真老实!

当然,敢冒充名酒,就算假的,酒质也算上佳。

否则一口假,被食客闹起来,店家脸往哪儿搁?

这“假酒”的生意,还要不要继续做呐?

所以李云绝“知假买假”,倒没太担心酒水的品质如何。

女孩儿一般不胜酒力,他便按自己的理解,给云月兮和碧芽儿,点了一壶葡萄果酒。

食单上号称,这是来自西域珈兰的“流光水晶紫”——

李云绝敢说,无论来自珈兰、还是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