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章 海街镇的风华(1 / 2)

加入书签

一声既出,站在他身后的七道黑影,也同样举起右手,齐声叫道:

“圣劫万载,献我残躯,世界日落,真神降临!”

鱼王灯精开始没反应过来,但是很快,他就被闷雷滚滚般的叫喊声感染,也举起了右爪,跟着叫道:

“圣劫万载,献我残躯,世界日落,真神降临!”

那吐字用力、表情狂热、节奏强劲,现在海街镇的鱼王灯精,已和入教多年的虔诚教徒,别无二致。

此后,又过了十来天,便到了月半。

这一晚的海街镇,将如期举行鱼灯节。

还在白天时,海街镇便已经十分热闹了。

毕竟这一天,也是当地人一月一度的大集。

无论海街镇的本地人,还是四乡八里的乡亲,今日全都挑着自己的货品,来到海街镇上售卖。

所以从大清早开始,海街镇便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这里到处充斥着叫卖、讨价还价、嬉笑吵闹声。

发咸的海风里,还飘动着各种点心食物的香味,也夹杂着新鲜海产渔获的咸腥味。

种种的滋味声音,正混杂成一种海边小镇独有的人间烟火味。

海街集市如此热闹,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

中午时分,便有四人,风尘仆仆,从镇外而来。

这四人,不仅衣裳鲜明,相貌也是不俗。

除了那个大和尚长得很凶,其他一男二女,都是英俊秀美,不似寻常人物。

不过他们,也没引起当地人太多的注意,因为这么多年下来,海街镇的鱼灯节闻名遐迩,别说几个佩剑的游侠了,就算达官显贵,也常有微服变装,前来观赏的。

不用说,这四位,正是李云绝、云月兮、碧芽儿和臂龙僧。

幽羽落也同来,但并没露面。

毕竟她是鬼灵之身,于人烟繁盛之地抛头露面,多有不便。

但李云绝这行人,今日特地来到海街镇,还正因为这位没露面的幽羽落。

正是她,以特有的幽冥嗅觉,察觉到有一缕乖戾的气息,一路延伸到海街镇。

刚到海街镇,并没察觉特别的异常。

但幽羽落确定,那股冥冥中的乖戾气息,在海街镇最重。

所以李云绝几人,假装成外地来的游侠儿,饶有兴味地在集市中闲逛,暗中察看有无异常。

从表面看,集市虽然热闹,但也没什么人在传播圣劫教义。

对这一点,李云绝刚开始还有点惊讶,但转念又一想,便有点理解了:

“这圣劫教,我可见识过,残忍邪恶就不说,还最善伪装。”

“当初那个姚记点心铺的老板,装得多正常啊?还常送我卖剩的炊饼、蒸糖糕。”

“可谁能想到,他竟能在自家后院,干那种拿生人活祭的缺德事?”

“哎呀……”

“不该想到炊饼、蒸糖糕的,真别说,姚德古那人很坏,但他做的点心,倒很好吃,那香甜软糯的滋味……”

“哎,不行了,还是先逛逛街,买点吃的吧。”

本来便是吃饭的时候,李云绝便留心点心摊子,陆续买了几个鲜虾饼、肉油饼、芙蓉饼、蜂糖饼,分给几人,权当午饭吃。

海街镇的集市,喧闹繁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并不止吃食。

填饱了肚子,李云绝几人逛到一条临海的街道上时,便看见这里的摊儿,卖的大多是当地特色小玩意儿。

这些货物,真的是“靠海吃海”了。

比如,有用大鱼骨头打磨成的淡白色梳子,乍看上去,还真像是白玉梳子。

也有珊瑚做成的小摆件。

当然珊瑚的色泽、造型、大小,都不怎么样,否则也不至于被放在这种街边摊儿上售卖。

李云绝正想着,要不要买下珊瑚小摆件时,却又听碧芽儿叫道:

“云绝哥哥,快来看,这里有大蚌壳!”

“大蚌壳有什么好看的?”

李云绝嘀咕着,也朝她那边走去。

走到近前,低头往摊子上一看,他不禁愣住了:

确实不是普通的空蚌壳,而居然跟珊瑚一样,做成了摆件。

也不知道是什么蚌的蚌壳,壳面几乎有李云绝的两个巴掌大,正朝两边张开着。

左边那扇蚌壳的内侧,雪白壳面泛着天然的彩光,还用彩笔在壳面上,画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有峨冠博带的人物,举着酒杯,徜徉其间。

右边的蚌壳,雪白泛彩的底上,则用细头的毛笔,细致地写着一篇《兰亭集序》。

这样的蚌壳,放在黑色海岩打磨成的底座上,颇有一种天然的朴拙妙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