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所有结局都是开始(1 / 2)

加入书签

世玄三年,这一年世齐已统一了天河大陆大片土地,成为最大国,虽连年有征战,可塞外的一些小国家却是惬意的很,大国不在乎他们这些荒漠地带,他们不管谁上位都是附属国进供联姻,百姓们更是过着自己的日子。

那日伯中司庭二人逃出后,一直往西走,没想到在班加又遇到了场征战,有人推翻了班加禁止断袖的政权,新皇上位一派新气象,他们在这处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总算放下心来,确定没人追了。

又赶上这边流行起男子和男子走在一处,隐藏在这最好,游玩数月想再往西走,打算游历各个小国,最后选一处落脚,却没想到阴错阳差在班加遇到了一个熟人,就是当年他们一起进荒原狼时候遇到的大汉沈安。

那人在塞外诸国游历熟悉的很,他之前到玄周呆了一段时间,楚风本来是要灭他的口,好在他也算是混过的,逃出来后再也不敢进玄周了,到做起了各个附属小国的生意买卖,现在腰缠万贯,出手阔绰,一见面就请他们去班加最大的酒楼吃烤羊肉,喝多了之余说起他的家乡桃源之国,那真是个隐秘的地方,外面多数人只听传言未见其地,反正都是逃亡,司庭伯中二人便随他去了,没想到桃园之国宁静祥和,于是就在那边住下了。

一晃过了好多年,那桃源之国也不再是神秘境地,因为通商,渐渐地也有别国的人来游玩,热闹起来。

这日司庭二人要去赶桃源之国一年一度的游园会,所谓游园会便是有缘人千里相会的直白意思,这边的人读书不多干什么都很直白,无论是兄弟姐妹还是男女之情,这一天可谓是会亲会友的大日子,热闹的很,不仅有本地人,街上各种服饰各国人都来凑热闹。

司庭二人像往常一样打闹着往前走,伯中气的好笑,“你慢点,别又像上次走丢了。”

司庭挥着手里的扇子,动作利落,比划着,“还说我,上次你被隔壁村的大鹅追的满村子跑,我就不该把你救下来。”

说到这翻了跟头到他身边,“话说要保护我呢?你这功夫,啧啧啧,还是我有天赋。”

伯中翻了个白眼,“不是说要去庙里许愿?”

“就是去凑个热闹,求神拜佛之事心诚就好。”二人打闹着进了庙烧了香,伯中去求了一签,解释有缘人,他笑了笑想他和司庭能遇到什么有缘人啊,再一回头到看到司庭煞有介事的跪在佛前,伯中想了想也跪下来朝拜,半晌睁开眼,司庭笑着看他,“许什么愿了?”

伯中一笑,“没什么,这辈子好好过就行了。”

“真巧了我也是,这辈子和你就凑活吧,下辈子,下辈子我可不要和你在一处。”

伯中心领神会,“对,这辈子就行了,下辈子,不见也行。”

两人哪还有下辈子,不过彼此不说破而已,犹记那日过了六道轮回,伯中伤心绝望永远换不回一颗真心,婆婆告诉他世间皆有定法,只要他肯交换。

带他到冰墙面前,“若你想换,就要出得起代价。”

“代价是我的命还不行吗?”

婆婆摇头,“一颗真心要比命重要的多,人命多轻贱。”

“那我还能用什么换。”

“人的躯体腐烂了灵魂还在,孟婆的奈何桥喝一碗汤再走下一世,人世轮回,可比这六道轮回苦多了,其中喜怒哀乐各不同的人生,若你放弃轮回的机会只过这一世,也算代价了。”

“没有轮回?”

“你可愿意交换?”

“只要换回他的心,我都愿意。”

“你要知道没有轮回了,这一世过完了你就会魂飞魄散。”

伯中笑着,“若每一世都没有他,孤独至此,不如这一世厮守,即便魂飞魄散也无所谓,只一世就好,有今生足以何以盼来世。”

婆婆一愣摇着头,“众生皆苦,都是傻孩子。”

伯中回过神来,司庭也一笑,二人刚要走出庙就一个小萝卜撞到司庭的腿上,那孩子一抬头眉眼之间竟有几分熟悉,司庭一愣,蹲下来,看那小孩长得好玩,摸着他的小萝卜头发,“叫什么名字?”

没想到那几岁的小孩却一脸傲气,“问别人名字的时候不应该先报上自己的大名?”

司庭看这小孩实在灵巧有趣,四周竟不见大人,“自己跑出来的?人这么多怎么不跟着你父母,小心被拐走了。”

后者听了这话直接退后,一副防御样子,“我才不能呢,我会功夫的,我娘教我的。”

不过他四处看着庙会人多,和阿娘走失了的样子却不敢表现出来。

伯中笑着看那小孩,“还真逗,小朋友饿不饿,不然我们买了烧饼陪你等你娘?”

“我才不要,谁吃你的烧饼,我阿爹最喜欢醉仙楼的烧鸡,阿爹去买了一会就过来,我告诉你们别惹我,我阿娘功夫很厉害的。”

正说着话,后面一声清脆,“小豆子?”

有些熟悉的声音,那小孩回头一改刚才强悍,撒娇的奶音嘟囔着,“阿娘。”

而伯中司庭则是听到声音抬头,瞬间诧异,眼中就布满晶莹,只见一个灵巧女子,一把抱起那小孩,“你个呆子和你爹一样就知道疯跑,跑丢了阿娘可会担心的。”

说着对司庭二人善意的一笑,阳光照在女子手腕处,赫然一朵刺青,粉嫩的莲花苞,和本人一样娇艳灿烂。

后记:

转折一战四年后北地,本来是北疆的地界,因为北疆新皇为了维持和睦割了大片土地,这一处便成了世玄的地界,可这处山沟极多,北地的冬天下雪极大,山又高,很多山里的小镇子,官方都未必知晓,这里就是最隐蔽的一处。

崔阑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到这的,北疆混战,他从城里仓皇而逃,路上看到死伤无数,其中就有一丫头说是自己夫人已经死了,三个少爷死了两个,唯一的小少爷被她抱出来,可她现在也不行了,只求好心人收留。

说完那姑娘就咽气了,那小孩子,六七岁,虎头虎脑的可爱,崔阑问他母亲叫什么父亲叫什么他都摇头,直说他母亲北疆人,父亲是玄周人,“阿爹虽是玄周人,可身形魁梧比北疆人还高大,阿爹武功很高的。”

“听丫头说,你没见过阿爹。”

“母亲生我那天父亲就去了玄周,我后来和哥哥们被送到别院了。”

崔阑有些感慨,“现在没有玄周了,是世玄。”

那小孩子不知道,崔阑便带着这个小子了。

一转眼几年过去,小孩子都长大了,顽皮得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他阿爹了,崔阑一开始还在纠正后来也就不在乎了,他一生未娶,到最后捞了个便宜儿子也不错,两个人在这山沟沟里无论外面乱成什么样,这都如世外桃源一样惬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