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回大结局(2 / 2)

加入书签

云天摇头,哽咽道:“他求仁求义,始终不改其志,我已经没一丝办法了!”

徐妙锦无语,只默默流泪。见状,云天便招呼卫护,道:“送三小姐回去休息。”有意让卫护来安慰她,以便增长感情。

随后就向徐夫人告辞,出了徐府。

回到小院时,道衍已在那里了,云天就支开二女,让她们去收拾东西,一会好上路。

待她们走后,道衍始开口,却叹道:“太子很忙碌,一时抽不出时间来,让老僧代他致歉和送你们出京。”

云天冷笑,随口问道:“怕是他们认为,按理应该由我亲自登门,向太子拜别才对吧?”

道衍苦笑,道:“其实太子真的想亲自相送,怎奈解缙他们七嘴八舌的说这不合礼节,而太孙更有责难的意思。。。”

没听完,云天就插口问:“责难?我倒想听听他想如何个责难法?”

和尚不答,而叹道:“一个礼字束缚了多少英雄豪杰,而为上位者首重。你确实不适合在朝为官呐!”

“你没有别的事了吧?”云天直问。而不等人家回答,就端起茶杯高喊:“送客。”

“别急别急,老僧认为这事你还真不能等闲视之。。。唉,你别动粗呀。”和尚没说完就被云天揪住领子。

云天知道老和尚想说什么,更知道自己理应去拜谒新晋的太子,但他潜意识里觉得是他劝说皇帝不立朱高煦才使朱高炽得到大位的,而且自己无欲无求,连他爹当今的皇帝都不巴结,还会巴结太子?所以坚决不听道衍的劝告。

道衍长叹一声,道:“自你横空出世以来,就与皇家有了扯不清的关系,尽管你试图极力摆脱,但总也无法如愿。现在你既然对此不感兴趣,老僧也不再劝了,等三年后你再来京城再说吧!”

“三年后?你敢肯定哥哥一定会来?你老小子有病了?”云天可笑。

道衍也不与他细说,站起来边往外走边道:“不管你情不情愿,三年后必来。”

收拾好后也不过午时,云天就带大家上路,这里没什么可留恋的。

与来时不同,马车一直出了城门也没一个官员出来送一程。那时他是帝前红人,有可能被委任三公之类的超品高位,而现在却把争位的两方都得罪了,谁还敢再来跟他搭讪!

待到了渡口,才看见一个熟悉的背阴,正在眺望着江面。

云天走进,笑道:“驸马亲自相送,让在下受宠若惊呀。”

梅殷苦笑,道:“你连当朝太子都不放在眼里,还在乎我这个待罪之人?而我多次蒙你相助,再不来岂不是没一点良心!”口中说着,眼睛却不时瞄向马车。

云天心知肚明,在下车前也征求过姝儿的意见,但她丝毫不为所动。这样也好,省得哥哥在人家面前免了一辈!

两人寒暄了会,云天笑问:“说吧,你想在我这里知道些什么?”

梅殷即答道:“我想知道沈师的修行之地。”

云天稍一迟吟,就道:“我知你们两个彼此很欣赏对方,可以给你地址。但是,他现在活没活着,我不敢保证。”

梅殷失笑,也只有这小子口无忌拦地诅咒自己的师傅。

云天附在他耳边说了通,后道:“什么都对你说了,但接下来只能靠你自己了。”

梅殷沉重的点头,再次深深地看了马车一眼,就骑上马疾驰而去。

一年后的十月末的一个早晨,梅殷被召上朝,在金水桥上遇见千军都督俭事谭深和锦衣卫指挥赵曦。三人并排走了几步,忽然,那俩人一起向梅殷挤来,梅殷“躲闪不及”被挤下河去,再也不见人影。

宁国公主大喊大闹,在奉天殿上扯住皇帝的胳膊不依不饶。永乐帝“难受”至极,不仅亲妹妹让他难堪,更主要的是派了很多人去打捞,可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为了安慰宁国公主,永乐帝即命人斩了“胡说八道而叫屈说是上命”的谭深和赵曦,遣官为梅殷治丧,追封梅殷为荣定公,并封其二子都做了不小的武官。就这样,一代名臣的历史终结了。

消息传到无忧苑,王霜姝泪如泉涌,长时间自怨自艾,怪自己心硬,没给父亲忏悔的机会。

云天不得不劝她道:“莫过度悲伤,你们父女兴许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尘世间少了个梅驸马,五行外却多了个修行人。”

众人不解,云天淡淡地道:“他自幼在江边长大,又训练水军那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识过?区区一条小河,就能夺取一个先天高手的性命?他们不可能找不到他的尸身的。”

诸事皆有个段落,云天遂静下心来专气致柔地修行,然而,许多事情远未到圆满的程度,他能消停下来吗?江山浪子就此完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