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这里的是他(1 / 2)
李彦时和我们同一时间出现在会议室门口,我扫了一眼已经快坐满的会议室,错开一步让向老师先进了门。
“紧张吗?”李彦时和我一起停在门口。
以前基本都是甲方说什么我就写什么,第一次和甲方正面硬刚,紧张肯定是紧张的,我手心里已经全部是汗了。
但这并不妨碍我依旧嘴硬,甚至对他嚣张地扬起了嘴角。
“放心,不会让李导失望。”
李彦时笑了下,微微颔首,“加油,我可不会放水。”
我跟在他身后做了几次深呼吸,昂首挺胸坐到了最前面的位置上。
李彦时简单介绍了团队成员之后,我和向老师悄悄对视了一眼。
一个新团队,居然有好几个我们之前认识或者合作过的伙伴,而且这些人基本代表了业内顶尖水平。
李彦时为了搭建这支队伍的确费了一番心思,从别处挖了很多人才过来。
这下我的压力更大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脑子里一直想着剧本还有没有不够完美的地方。
向老师适时拍了拍我放在桌下的手,笑着和认识的几位寒暄,说了一些场面话。
我定了定心神,把提前打印好的剧本和资料全部发了下去。
电子屏幕上,PPT已经准备就绪,会议正式开始,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为了更好地演绎PPT,更好地和与会者传递我的观点,我想了想,起身站到了电子屏幕前面。
紧张的时刻,我居然不合时宜地想起了林霜寒。
如果站在这里的人是他,他又会怎么去说服这些人,会是什么样的语调语速,什么样子的神态。
就在那一瞬间,我想了很多,等到自己真正开口的时候,好像所有的紧张都消失了。
我脑海中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成了我自己,站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一个二十页的ppt,我花了将近四十五分钟讲完,一点没有卡壳和停顿。
重新坐回位置之后,我悄悄吐出一口浊气。
向老师悄悄凑到我的耳边,“讲得很好。”
李彦时接着我的阐述又补充了几点内容之后,大家就开始提问,那些行业老人抓着市场这个点不放,还是建议我加一些热梗进去。
有几个说话难听的,干脆直接说:“像你这样的青春文艺片,现在很难有热度,我们不能浪费时间陪你闹着玩儿吧?”
“可是市场是需要去挖掘的,吃别人的剩饭就算在短时间内会获利,等这些热梗的热度一过,这个作品的几乎就没有价值了。”
尽管我苦口婆心,但他们就是不肯认同我的观点。
反倒是部分年轻的成员频频点头,可惜他们没什么地位,也不敢站出来反对他们的领导。
我一个人一张嘴,堵不住悠悠众口,最后连向老师都下场‘吵架’了。
嘉时内部被分成两队,而李彦时从头到尾坐在我对面笑而不语,就看着我们你来我往。
直到向老师被吵得烦了叫停,大家才停下来。
“这样下去也吵不出结果,我们今天是来和大家商讨合作进行下去的可能性的,该说的我们都说完了。”
她看向李彦时,“李总,你怎么看?”
众人齐刷刷看向他,会议室重新变得鸦雀无声。
李彦时这才慢悠悠放下手中的笔,笑着把所有人扫视了一遍。
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的工作场合见他,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他笑着,笑意却不达眼底,看别人的时候压迫感很强,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不如二位先到隔壁休息室喝口茶,我们内部再讨论一下。”
我和向老师没什么异议,但是在退出会议室之前,我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
“我们想做的是引领市场,不是被市场引领,希望大家给我们,也给自己,给嘉时一个机会。”
走出会议室那一刻,我有一种高考写完答卷走出考场的感觉,又像是刚做完毕业论文答辩,忽然全身的力气就卸下了。
向老师揽着我的肩膀进了休息室,表面笑得得体,等人家助理走后,手里的包却重重往休息室的沙发上一扔。
“看来他是想今天就反馈给我们结果。”
她也不坐,抱着手臂就来回踱步,咬牙切齿吐槽同行。
“这些老油条,仗着有点本事就什么都听不进去,硬得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