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关于陈飞宇的调任(1 / 2)
高玉良淡笑一声,,语气沉稳得像一潭深水,回答道:“齐书记,我倒有个更合适的人选——清江市连水县县长董建斌。”
高玉良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里添了几分底气,继续说道:“董建斌在连水当了两年县长,接手时那地方还是个财政赤字近千万的烂摊子,现在不仅还清了债务,经济增速还冲到了全市前三。
尤其在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上,他有实打实的本事,去年光是引进的电子产业园项目,就带动了两千多人就业。”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静了静。
常委们都清楚,高玉良在清江市任市委书记时,董建斌正是他的秘书,是高玉良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
高玉良像是没察觉众人的神色,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董建斌是从基层一步步熬出来的。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做过市委秘书,后来又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履历扎实得很。
连水和龙阳都是农业大县,产业结构相似,他去了不用花时间熟悉情况,能立刻上手抓改革。
龙阳现在最缺的不是能查案的,是能稳住经济大盘的,董建斌这种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正好对口。”
苏万兵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自己当然知道董建斌是谁——高玉良的人要是去了龙阳,苏岚在那里的工作恐怕处处受制。
苏万兵刚要开口反驳,却被齐国锋抬手按住了。
“董建斌的政绩,省里确实有目共睹。”齐国锋顿了顿语气,继续说道:“但龙阳现在的情况特殊,不光是改革,更有接连爆出的纪检问题。
陈家俊、杨海波……背后牵扯的人和事绝不简单,需要的是能镇住场子、敢啃硬骨头的人。”
齐国锋抬眼看向众人问道:“董建斌在连水的风格偏稳健,高泽则在公安系统历练多年,办起案来雷厉风行——这两种风格,你们觉得哪种更适合眼下的龙阳?”
组织部长赵双江立刻接话:“齐书记说得对。龙阳刚出了杨海波这档子事,背后肯定藏着不少猫腻,急需一个作风强硬的人镇住局面。
高泽同志在公安系统摸爬滚打多年,去年正阳的贪腐窝案就是他牵头破的,连县委副书记都敢查,这份魄力正是龙阳现在需要的。
而且他和龙阳县公安局的陈飞宇合作过好几次,两人配合默契,真要查起杨海波的案子,能少走不少弯路。”
“赵部长这话就偏颇了。”高玉良立刻反驳,语气里带了点不易察觉的锐利,“县长的核心职责是抓经济、带班子,不是带头查案子。龙阳是全省改革试点,要是改革搞不上去,查再多案子有什么用?董建斌能把连水的经济搞起来,就能把龙阳的改革推下去,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两人各执一词,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苏万兵看了眼齐国锋的神色,放缓语气打圆场:“要不这样,让组织部先给两位同志做个加急考察?重点看看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天一早把结果报上来,咱们再议?”
齐国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但龙阳不能长时间群龙无首,考察必须快,后天上午常委会再定结果。”
众人纷纷应下,苏万兵和高玉良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表面上平静无波,眼底却像藏着两把交锋的刀——龙阳县这个位置,谁都不想让对方占了去。
“还有别的事吗?”齐国锋端起茶杯,目光扫过众人,“趁今天人齐,都摆到桌面上说说。”
苏万兵立刻举起手,说道:“齐书记,我有件事想提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