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乱点鸳鸯谱(1 / 2)

加入书签

“那便由臣女先来吧。”

阮歌先是轻抚三两下琴弦,待寻到顺畅的手感时,便加快了指尖与琴弦的摩擦,铿锵有力的前奏跃然于雕梁画柱之间,其势恢弘,真乃是江山入战图之景。

是十面埋伏。

战场之景映于众人之眼前,对阮歌之琴艺,皆是赞不绝口!毕竟这十面埋伏是极难的曲子,只要能将十面埋伏完整的一曲奏出,就足以证明其琴艺了得了。

而阮歌,正是奏了完整一曲,一切尽是如行云流水般畅快地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实乃是让人为之惊叹!

阮歌自有几分艳羡栾茗能让靖荣太妃请出般若琴,毕竟能一抚靖荣太妃所藏珍琴,岂不是无上的荣光?可惜那是把哑琴,她根本没那个把握去奏响。

若是奏不响,那可是丢人至极了。

栾茗其实也并无把握在众人之前十分稳准就能奏响般若,因为般若的确是把哑琴,或许她前世还与般若有一份知己缘分,至于今生.....

“献丑了。”

栾茗长舒了一口气为自己静心,又是分外不安地用袖手轻抚丝弦,竟还真的拨响了!

“这,这——这琴竟然还能奏响!”

靖荣太妃惊喜不已,她还以为能抚这琴的人已寻不到了,太久未曾奏响,这琴恐怕就更没有可能被人奏响了。今日——今日竟是被栾茗奏响!

这一曲抚的是高山流水,旁人都言一曲高山流水实为寡淡,只有靖荣太妃懂了其间难度。

“儿臣认为,与其勉强可算作会一首极难的曲子,倒不如将一首寻常的曲子练到极致。这般若琴,是儿臣幼时寻了半生的知己,今日一曲,也是择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意。太妃娘娘懂这般若琴的珍贵,懂它并非是一柄奏不响的琴,亦是儿臣的知音。”

人生易求无价宝,终是知音难觅之。

三两句话,便是说的靖荣太妃为之动容,她命人将般若呈到了自己的身前,轻抚两下,却是无论如何都奏不出声响.....

“知音,知音......这世间到底还是知音难觅。”

靖荣太妃拭了两把眼泪,转而轻抚着琴面所刻的一朵莲花:“哀家陪了这琴许久,却始终做不了它的知音啊!十几年过来了,不知多少人曾对哀家说这琴是注定奏不响的,今日般若能遇了绥阳王妃你这知它的人,也算喜事了。”

她将般若递到了皎月的手上,向殿下封赏道:“今日这琴,哀家再不藏着了——今日哀家便将它转送给绥阳王妃!”

栾茗为之讶然,从皎月手中接过了般若,只觉是沉甸甸的。流转一世,她竟还是与般若相遇,其间境遇乃至心境,皆是截然不同的。

“那这比试结果?”

阮歌有些不安,靖荣王妃虽是未明说,可兜兜转转下来,阮歌觉得应当还是栾茗赢了。她心中不服。

“哀家倒是忘了说。”

靖荣太妃理了理心绪,宣布道:“阮小姐虽是琴艺过人,却仍是逊色绥阳王妃些许,日后还需再努力些才是。”

栾茗实则抚琴弹奏并不如阮歌,更何况十面埋伏这样的曲子先传入耳中,再听慢条斯理的高山流水,便难免觉得食之无味了,正所谓珠玉在前,其后皆无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