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今日米价(2 / 2)

加入书签

说是查账,也不尽然,她想看看杨十四到底将栾记粮油店的名声败坏成了什么模样。所以捎信给栾道成的请示其实只是知会一声,毕竟她今日便要“先斩后奏”了。

隆州这几处铺子,栾茗只有随栾道成小住隆州之时,贪玩来过几次,每每都需府中的婆子或者婢子送来,因为她根本记不住路。

离了隆州以后,就更是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当时的确有位姓杨的叔叔为栾道成打点铺子。

这人自然就是杨十四了。

但是栾茗印象中的杨十四十分老实憨厚,生了一副慈眉善目的长相,还会买米糖哄她。

至于在幼时记忆中十分和蔼的叔叔为什么会做出对不起栾家的事,她就不清楚了,不过想想并不奇怪,人总要变。

“小心。”

先下了马车的历晖年向栾茗伸出手去搀扶,栾茗便十分自然的将手递了过去,由历晖年平平稳稳的搀扶下马车。

她早已习惯了如此,更习惯了历晖年的陪伴。

挂着栾记牌子的粮油店与栾茗记忆中那家陈旧却带着点古朴桐木香的米店不大一样,连牌子都不再是墨书题出的栾记二字,而是金灿灿的。

以往栾记粮油店的门旁总会十分热闹,至少在她短暂的记忆里是如此。

因为米粮是每家常要添置的,而栾道成又好客,哪怕不买东西,也可在门外与伙计闲聊几句。

栾茗望了望空****的粮油店,几乎以为今日已经打烊。

她与历晖年不过走上前了三两步,就有跑堂的伙计眼前一亮,凑到两人身前来,十分客气的想要将栾茗与历晖年请入店中。

“二位客官想买些什么?是买米买油,还是买些杂货?”

伙计拿起一柄小木铲,盛了一铲剔透的新米给两人展示,颗颗都是十分的白润饱满,根本不像灾荒年能种出来的。

“您便瞧瞧吧,只有咱们栾记粮油店能有这么多米买,还是这么干净的!您若换了别的家,指不定给您二位掺上多少不干不净的陈年米呢。”

“不知这大米要卖上几两?”

“五两,不二价。”

也不知是这伙计瞧出了历晖年与栾茗身份不俗想要敲上一笔,还是一晚之间米价真的直接翻了四五倍。

“我怎记得昨日还是一两二左右的价格?为何这一晚上便涨了如此之多?”

栾茗倒也是猜出来的,如今正值秋收之季,哪怕大半的米粮都被官府收了去,也总不至于卖出一个太高的价格。

这伙计愣了一瞬,颇为尴尬的反问道:“您二位不会是京中派人来审查的吧?咱这栾记可是做的正儿八经的买卖啊。”

“我自然也是正经想要买米的,不过是好奇罢了,毕竟从未见过涨幅如此之大的时候。”

“那便是在下误会了。”

伙计也就信了半成,便是搪塞着栾茗:“隆州的米价一向不大稳定,有些浮动也是常有的事,稻子还有小半月才割,眼看家家都没有余粮了,米价适才见涨。您要来多少?”

就这么巧?

栾茗与历晖年相视一眼,达成了一个共识,昨日才去过官府,今日米价就翻了好几倍,正好圆上了五两一石米的账目,简直就是将“官商勾结,狼狈为奸”这八字给诠释到了极致。

“一石足以。”

历晖年将五两银递了过去,伙计竟再一次伸出了手:“两位不是隆州人吧?隆州大米可不是按石标的价格,而是按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