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如果我跟你结婚(1)(2 / 2)
庄眠捏着棉球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脑中浮现的,是收到恐怖包裹那晚谢沉屿为她上药的样子。
明明看起来那么冷,还是个混蛋,动作却十分温柔。
视野逐渐变得模糊,眼前的伤口像笼罩了一层玻璃膜。
庄眠仍沉默地、固执地继续上药。
直至一颗豆大的眼泪毫无征兆地砸在伤处,激起细密的刺痛。
她回过神来,狼狈地抬手擦拭眼泪,再次拿起棉球,沾去伤口的水渍。
……
第二天,庄眠照常工作。除了盛瑞的项目,她手上还有其他案子要处理,日程依旧排得很满。
下午她外出维护客户,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从容地与人交谈。从奢侈品、高端运动聊到金融投资,她既能解决客户工作上的困扰,也能为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出谋划策。
晚上,她和一位商会领导的太太约了打网球。这些都是重要的人脉资源。
庄眠的生活被填得满满当当。
可她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种空洞感,甚至比当年分手的时候还要强烈。
但没道理啊……
如今的庄眠,怎么可能比年少的庄眠更爱谢沉屿?
那时的她,怀着一腔孤勇,虽然害怕很多事,却一心只想奔向他。
洗完澡,庄眠像往常一样给自己擦好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郑少泽刚发的朋友圈里,有张照片的角落不小心拍到了一只骨节分明的手。
那人的腕骨挂在沙发扶手,长指随意拎着杯酒,完美漂亮得不像话。
庄眠点进和谢沉屿的聊天页面,仍然没有回复。想到那晚他冷淡拒绝的样子,她心头一紧,呼吸滞涩。
躺了片刻,她无心工作,目光不经意瞥向餐桌上的光碟。之前一直不看,是因为她不愿想起从前的自己。
现在既然决定接受,看看也无妨。
庄眠拿起光碟,拆开,蹲在电视机边捣鼓了会儿。
按下播放键,屏幕亮起。十八岁的庄眠坐在辩论赛现场。马尾高高束起,明眸善睐,饱满的额头光洁明亮。
屏幕中央,显示着一行醒目的辩题:
“青年人应更注重内心追求,还是社会期望?”
她的观点是青年人应更注内心追求。
庄眠窝在沙发上,抱着抱枕,看着屏幕上那群在辩论赛中唇枪舌剑的年轻身影。那场辩论赛,对手是来自哈佛大学的学生。
双方思想交锋激烈,盘问与反驳你来我往,场面十分精彩。
庄眠无动于衷看着,脸上没什么表情,直至画面中十八岁的自己站起身来。
她全程脱稿,眉眼清冷,从容不迫地陈词自己的观点。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过度美化过去会掩盖真相,就像《飘》中思嘉眼中的金色塔拉,不过是压迫制度下的幻影。我深表同意,因此我们更应警惕另一种被浪漫化的叙事,那就是将‘顺应社会期望’包装成唯一理性的幸福路径。
您方所倡导的,本质上是一种妥协的幸福观:无论我的人生发挥得怎样,社会如何待我,只要我看开、豁达,就能获得安宁。
但我方想问,历史上真正收获豁达的人,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悟到这一切的?是在遍历了人世沧桑,经历了奋斗,见识了更深刻的世界之后。
没有经过积极进取和深刻体验的所谓看开,或许只是从未拿起过的逃避。”
听青春时期的自己讲这类话,或多或少有些矫情。毕竟成年人的现实世界,不同于少年人的憧憬。
不过庄眠仍然选择继续观看。
↑返回顶部↑